[发明专利]铁矿石取制样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3887.8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哲;李京秋;王春军;彭济明;张贵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中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1/12;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71113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矿石 取制样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矿石取制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人每年都有较大量的外购铁矿石。铁矿石的块度在0~350mm之间。外购铁矿石最 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对铁矿石的含铁品位以及有关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精度直接关系 到外购铁矿石的经济效益。
检测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从诸多物品中取出样品。取样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从 大批物料中取出一小部分物料的过程。这一小部分物料无论在性质上、组成上都能代表原 物料。
现有设备只能满足量较少的小样,颗粒比较小,无法满足现有的需要。目前一般采用 人工缩分方式,均匀性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代表性较差。
当被测物料(铁矿石)的量多(一个批次有3000~10000吨)、粒度较大(一般在0~ 350mm之间),且物料分布不均匀时,依据最小样量公式确定适当的样量,取样量较大,由人 工取制样难以奏效,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需探索一套另外的检测方法 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铁矿石取制样方法及系统,该 方法及系统具有取样速度快、样量大、代表性强,能够得到比较真实反应总体物料的样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铁矿石取制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样;
2)破碎,将步骤1)的取样破碎;
3)缩分,将步骤2)破碎的取样输入缩分机缩分处理;
4)室内制样。
所述步骤1)的取样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机取样,取样铲斗口宽度为1米,铲斗深为1 米,保证了350~0毫米物料的被取上,既可以根据需要在长度方向进行布点,又可以在厚 度方向上根据需要挖取,直至挖到物料的底部;取出样品放入盛放矿样的汽车内。
所述步骤2)中的破碎为取样样品用铲车慢速均匀倒入上口3000×2000mm,下口1000 ×800mm,高1200mm漏斗,用1200mm皮带运至颚式破碎机破碎,该颚式破碎机排矿口调至 120mm,再用800mm皮带运至二段细碎型颚式破碎机破碎,该细碎型颚式破碎机排矿口调至 30mm。
所述步骤3)中的缩分包括以下步骤:
①经两级破碎,粒度不大于30mm的矿石由皮带上料系统均匀到缩分机受料斗的上方;
②矿石顺势下落到第一级缩分格,每级缩分格由并排的6个相同的格子组成,由于每 个格子的导流板方向不同,其中有三个格子的矿石向后流放,另外三个格子的矿石向前流 放,由于向前和向后流放矿石的格子,大小相同、数量相等,相间布置,向前流放与向后 流放的矿石相等,各占上部下落矿石的1/2;
③向前方流放的矿石通过一段混流板,继续向下流放到第二级缩分格;与上一级缩分 相同,有1/2的矿石流放到后方,有1/2的矿石流放到前方;
④以此论推,矿石通过8次缩分,每次缩分1/2,通过8次缩分比例为1/256;
⑤经8次缩分后的1/256矿样,装到样品槽内;经缩分后30~0毫米的保留样量一般 100~200公斤,带回室内再继续制样。
一种铁矿石取制样系统,包括给矿料斗,给矿料斗下部设有与其相对应的第一皮带机, 第一皮带机的末端与粗碎机相对应,粗碎机出料口通过第二皮带机与细碎机相连,细碎机 通过第三皮带机与缩分机相连。
所述粗碎机和细碎机均为颚式破碎机。
所述缩分机包括振动缩分系统,所述振动缩分系统设置于固定框架上,振动缩分系统 上部与皮带上料装置相对应,固定框架下部固定于底座基础上。
所述振动缩分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振动框架,振动框架的上部设有受料口,受料口下 部与若干级缩分格的第一级缩分格相对应,若干级缩分格中每相邻两级之间通过混流板相 连,振动框架上最后一级缩分格下部设有与其相连的样品槽和倾斜设置的导渣板;所述振 动框架上部背面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振动框架的两边框上。
所述振动框架包括两根纵梁和若干根与其相连的横梁,所述纵梁的两端内侧面上分别 设有加强钢板,纵梁上设置加强钢板处设有与固定框架相连的振动轴与振动轴套;两纵梁 两端之间连接有横加强梁。
所述振动轴套焊接于振动框架上,振动轴与振动轴套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中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鲁中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