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FTTM业务接入系统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73262.1 申请日: 2011-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2291285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1
发明(设计)人: 孙畅;李卫东;王小军;李立;王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L12/28 分类号: H04L12/28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余刚;梁丽超
地址: 518057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pfttm 业务 接入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FTTM业务接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是实现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关键,从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到用户接入网,乃至用户内部的家庭联网技术的各种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实施,已经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的一页。毋庸置疑,业界对WAN与MAN的网络技术具有比较统一的认识,而针对入户接入网,则由于运营商的众多、入户传输媒质的不同、以及既往接入业务的差异,使得用户宽带接入技术处于技术众多、标准不统一的状况。

现有家庭入户网从传输媒质来看,可分为铜线入户、光纤入户网和无线入户。铜线入户网包括普通电话网本地回路和同轴有线电视网,前者的接入技术主要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可提供最大8Mnps的下行速率,而同轴入户网的主要技术方案有目前的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有线传输数据业务接口规范)2.0和各种EOC(Ethernet over COAX,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可提供给用户最多几兆的接入速率。

而无线接入技术,受无限带宽资源所限,宽带接入业务是难以大规模开展的。

因此,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便成为了众望所归的技术。这不仅是由于光纤原材料成本的低廉,更主要是由于光纤的巨大带宽。与此同时,家庭用户的高速上网需求、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Triple Play(三网合一)的发展要求、多媒体信息服务的需要(包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政企信息化)、P2P(Peer-to-Peer)对带宽的消耗和对双向视频应用的推动、高清晰视频监控、3G基站传输、有线电视运营商经营数据业务等多种新业务、新需求的出现对带宽的提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此外,目前市场竞争的加剧、降低成本的内部需求以及新技术对新业务的良好支持都促使光纤逐渐成为解决目前需求的必然之选。

但是在FTTH接入网“最后一公里”的实施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作为接入设备核心的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设备价格过高,用户室内布线的复杂场景导致单一的设备形态难以满足实际建设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建设模式(全覆盖/薄覆盖、分光器集中/分散、一级分光/二级分光、光纤熔接/冷接、交接与成端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导致整体的组网成本千差万别。这些问题使得FTTH的“最后100米”建设进程缓慢。

然而,智能电网概念为最后100米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智能电网接入网建设主要使用OPLC(Optical Fiber Composite Low-Voltage Cable,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一种具有低压电力和光通信双重传输能力的复合电缆。OPLC本身具有多芯光纤,除了电网光通信自身需求外,还分别能为电信和广电运营商提供相互独立的用户通路。因此,OPLC光纤在铺设电缆的同时完成了光纤入户,它的铺设将“最后百米”的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得光线路终端进一步向用户靠近。

国家电网进行PFTTM(Power Fiber To The Meters,光纤到电表)的建设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电网信息化通信网络的主干网络已基本建设完成。整个国家电网的长途干线光缆已经可以通过OPGW(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方式分级覆盖到全国的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行政县的220kV和110kV变电站,每一个县级(包括城市相当区域)供电公司也已经可以通过配电线路同杆架光缆或者以OPPC(Opticalphase Conductor,一种新型光缆)方式覆盖到每一个乡镇(包括城市相当区域)的变电站。

其次,OPLC将光纤和电缆复合制造,在铺设电缆的同时完成了光纤入户,大大降低了网络和物理拓扑的复杂性。基于OPLC的PFTTH方案与主流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楼)+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相比,只增加不到10%的材料成本,可使综合成本降低40%左右,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光纤入户“最后百米”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