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幕式油炸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0254.1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6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尔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幕式 油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炸机,特别是一种油幕式油炸机,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油炸机大多是侵入式油炸机,在油热之后将待油炸食品浸入油锅中,沉至锅底,这种油炸方式存在几点不足之处,一是:当待油炸食品突然进入热的油锅中表面会快速形成油炸层,食品中间部分的熟透程度较慢,如果长时间油炸又可能会导致食品表层的焦糊,影响油炸食品的质量,丧失了产品的原有特性;二是,当食品出现焦糊现象会使油变黑,继续使用变黑的油进行油炸不卫生,不继续使用的话又导致了油的浪费,不利于油的重复利用;三是,侵入式油炸的温度不易控制,不易控制控制产品的熟透度,易出现焦糊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利于控制油温,能够提高热交换率的油幕式油炸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幕式油炸机,包括储油槽、固定装置、传送装置、油路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底架、固定在底架上支撑传送装置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油路装置的支撑架;所述储油槽固定在底架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驱动机构;所述油路装置包括油罐、与油罐连通的通油管;所述通油管上设有多根支管;所述支管对应连通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下方 处对应设有弧形槽;所述导油管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漏油孔。
优选的,储油槽槽壁上还设置有一出油孔。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结构为环形网状。
优选的,所述支管有3~8个。
优选的,所述导油管有3~8个。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有3~8个。
优选的,所述漏油孔有3~5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油幕式油炸机,实现了油的循环利用,有效控制了油温,而且温和的油幕可保护食品上最为脆弱的裹涂层,维持了产品的原有特性,提高了热交换率,进而提高了产能,降低了产品的吸油率,使产品口味新鲜而且保存期较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油幕式油炸机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油幕式油炸机的油路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其中:1、底架;2、储油槽;3、传送带;4、油罐;5、通油管;6、支管;7、导油管;8、漏油孔;9、弧形槽;10、支撑架;11、出油孔;12、支撑板;13、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油幕式油炸机,包括储油槽 2、固定装置、传送装置、油路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底架1、固定在底架1上支撑传送装置的支撑板10、固定在支撑板12上支撑油路装置的支撑架10;所述储油槽2固定在底架1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3、驱动机构13;所述油路装置包括油罐2、与油罐2连通的通油管5、与通油管5通过其上设有的支管6接通的导油管7、置于导油管7平行下方处的弧形槽9;通油管5上设有7根支管6,每个支管6接有一根导油管7,每根导油管7上开有5个漏油孔8,每根导油管7下方还配有一个弧形槽9。
本发明,通过在油罐4内将油烧熟之后,通过通油管5流到导油管7中,导油管7通过其下方开有的漏油孔8将油流到弧形槽9中,当弧形槽9中的油装满之后形成油形成瀑布式的流到放置在网状传送带3上的食品上,对食品进行油炸,继而油流到储油槽2中,储油槽2通过出油孔11将油压入油罐4中,使油达到的循环使用。经过实践证明,油罐4中第一次装入800kg的食用油,1小时损伤油量为150kg,产能达到了1T/hr,产品的吸油率为16%-20%,实现了大幅度节油,而且整个过程中的油温控制完全一致,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油幕式油炸机,实现了油的循环利用,有效控制了油温,而且温和的油幕可保护食品上最为脆弱的裹涂层,维持了产品的原有特性,提高了热交换率,进而提高了产能,降低了产品的吸油率,使产品口味新鲜而且保存期较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尔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尔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0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