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煤分级入洗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9731.2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希霖;王玉生;李维华;赵建刚;李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11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煤 分级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煤分级入洗工艺,特别涉及高含矸率、易粉碎、高灰分细粒煤多的动力煤分选工艺。
背景技术
原煤分级入选,就是将入选原煤分成若干粒级分别进行分选。根据分选设备原煤分选主要有两种方法:重介质分选和跳汰选。在重介分选过程,不论采用哪种重介质,都具有一定的粘度,悬浮液粘性所引起的阻力作用,对不同粒度的颗粒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异有时是非常显著的。因此,重介选一般采用分级入选方式。一般大于13mm的块煤采用重介分选方法,小于13mm的末煤采用重介旋流器或跳汰选,对于动力煤选煤厂,末煤甚至可以直接作为商品煤销售。
目前对于含矸率高、灰分高的极难分选煤,普遍采用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有压给料分选工艺,但因原煤含矸率高、易粉碎,这种工艺在提高了分选精度的同时,易产生大量次生煤泥,造成煤泥量大、资源流失的情况。现有分选设备中,跳汰机分选上限可达80mm,次生煤泥量小,生产成本低,但对细粒煤分选精度低、分选效果差;重介旋流器分选精度高,但吨煤加工费用高,设备多,能耗高,磨损程度大,工艺布置复杂,次生煤泥量大。对于原煤含矸率高、易粉碎的动力煤分选工艺,两种工艺均无法达到最佳目标。
CN1883812A(CN200610045415.6)公开了一种原煤分选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利用分级筛将原煤进行分级;所得筛下物输出、筛上物进入跳汰机进行水洗分选;所得矸石、中煤分别输出、所得块精煤进入精煤分级脱水筛、分选后的水进入深锥浓缩池;所得大块精煤输出、所得小块精煤进入离心式脱水机、筛下水进入深锥浓缩池;所得小块精煤输出、离心液进入深锥浓缩池;深锥浓缩池浓缩后的底流进入旋流器;旋流器的底流进入高频筛、溢流液进入斜管浓缩机;高频筛的筛上物进入离心式脱水机、筛下水进入深锥浓缩池;深锥浓缩池的溢流液进入斜管浓缩机;斜管浓缩机的溢流液进入循环水池;浓缩后的底流进入带式压滤机;所得煤泥输出,所得滤液水进入循环水池。该工艺工序复杂,设备多而耗能大,从而使其工业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煤分级入洗工艺。
术语说明
原煤分级:根据原煤煤质,在不同粒级原煤煤质变化大的情况下,将原煤进行预先筛分,不同的粒级进入不同的分选工艺,保证不同粒级的原煤得到最佳分选效果。
+80mm原煤:大于80mm粒度的原煤。
-36mm原煤:小于36mm粒度的原煤;同样,-13mm为小于13mm粒度的煤。
36-80mm的原煤:粒度在36-80mm的原煤。
脱介:是指脱出重悬浮液介质。
介质:指重悬浮液介质。
合介桶:指装合格介质的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原煤分级入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原煤经入洗皮带进入分级筛进行分级;分出三种粒级的产品,分别是:大于80mm的原煤,36-80mm的原煤,小于36mm的原煤;
将所得大于80mm的原煤进入手选工序,排除矸石后的煤块送入破碎机破碎至粒度小于36mm送入重介旋流器进行分选;
将所得的36-80mm的原煤进入跳汰机进行水洗分选;跳汰机分选后所得的矸石、块煤分别输出;
将所得的小于36mm的原煤进入重介旋流器进行分选;
所述的重介旋流器中的重悬浮液介质使煤矸有效分离,分选后的矸石流从底部流口排出,混煤流从溢流口排出;排出的矸石流和混煤流分别进入各自的脱介、脱水工序,将重悬浮液介质进行回收再利用。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重介旋流器中的重悬浮液介质是磁铁矿粉,磁性物为Fe2O3,含量≥98wt%,小于325网目含量≥85%。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破碎得到的小于36mm的煤混入筛分得到的小于36mm的原煤一起进入重介旋流器进行分选。
本发明所述矸石流、混煤流的脱介、脱水工序可参照现有技术。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矸石流、混煤流的脱介、脱水工序操作步骤如下:
1、将矸石流及混煤流分别经过各自的脱介弧形筛进行一次脱介,筛下介质为合格介质,进入合介桶循环,筛上物料进入直线振动脱水脱介筛进行二次脱介并脱水,其中直线振动脱水脱介筛前1/3段的筛下介质为合格介质,进入合介桶循环;后2/3段加设高压喷水,筛下介质为稀介质,经磁选机回收后进入合介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风管用复合保温板
- 下一篇:反球面型多弹簧旋转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