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为中间界面层的双极膜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9465.3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耀;周挺进;陈震;陈晓;郑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22 | 分类号: | C08J5/22;C25B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海藻 环氧乙烷 中间 界面 双极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为中间界面层的双极膜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之间,利用静电纺丝法,构建磺酸基金属酞菁改性的纳米纤维纺丝材料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为中间层的双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中间界面层的制备时:
1)在加热至60~70℃下,将海藻酸钠与聚环氧乙烷按等质量比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成SA与PEO混合溶液,磁力搅拌4h后,加入磺酸基金属酞菁[MPc(SO3H)x,并用超声波振荡1~5min,制备成SA-PEO-MPc(SO3H)x混合电纺丝溶液;
2)采用静电纺丝法将SA-PEO-MPc(SO3H)x混合溶液喷涂于制备的阳离子交换膜表面,之后浸在含有质量分数为10 % CaCl2的乙醇溶液中10 min,去离子水清洗,室温下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为中间界面层的双极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上述混合电纺丝溶液中,SA质量分数为1~5%,PEO质量分数为1~5%,磺酸基金属酞菁质量分数为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为中间界面层的双极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磺酸基金属酞菁[MPc(SO3H)x的中心金属离子可以是铜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锡离子、钛离子、锌离子、铝离子或镍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磺酸基金属酞菁改性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为中间界面层的双极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磺酸基金属酞菁[MPc(SO3H)x中所带磺酸基数量X可以是2或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为中间界面层的双极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法,其条件为电压:15~20kV,喷口距离:10~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4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形柔性霓虹灯及其灯管
- 下一篇:灯源结构及使用此种灯源结构的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