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振动棒耐冲击长寿命滚动轴承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9340.0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赵联春;陈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2 | 分类号: | F16C33/32;F16C33/34;F16C33/62;F16C33/64;F16C33/66;F16C33/8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振动 冲击 寿命 滚动轴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滚动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内装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又称电机直联插入式振动器)中振动棒(vibrator)耐冲击长寿命滚动轴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电力、大坝、建筑、桥梁、港口、机场、公路、高层建筑等工程中,为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缺陷,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在混凝土拌和好后浇筑构件前,须采用振动器进行捣固密实。振动棒是振动器的核心和主体,按照产生振动的原理,振动棒可分为偏心式和行星式,其中偏心式振动棒最为常用,如附图1,其基本工作原理为:电动机11驱动电动机转子12旋转并进而带动与之相联的支撑轴13旋转,偏心质量块14靠螺栓15与支撑轴13刚性固联并一起旋转,高速旋转的偏心质量块14产生高频振动,振动经振动棒轴承16传递给振动棒壳体17,从而使振动棒产生圆周振动。使用时,振动棒竖直插入待密实的混凝土中。
长期工程实践表明,振动棒的寿命很短,尤其是国产振动棒,累计工作时间通常不到100小时,不足期望寿命的1/3,失效主要由振动棒内的滚动轴承失效引起,轴承失效表现为轴承内润滑脂严重泄露、劣变甚至失效,保持器断裂,轴承卡死,解体轴承发现,轴承工作表面发生严重磨损和疲劳剥落。因此,一旦轴承失效,就不得不更换轴承甚至废弃整只振动棒,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到生产成本。因此,振动棒轴承寿命短严重困扰着混凝土捣固密实工程。
众所周知,滚动轴承用于旋转机械中,履行承载、减摩的固有职责,而在混凝土振动棒中,滚动轴承除需履行承载、减摩的固有职责外,还被迫起到一个传振体的作用,振动传递路径是:如附图1和附图2,偏心质量块14引起的支撑轴13的振动传递给与之过盈或过渡配合的轴承内圈22,内圈22传递给与之接触的滚动体23,滚动体23传递给与之接触的轴承外圈21,轴承外圈21传递给与之接触的振动棒壳体17。当轴承在客观上被迫当作传振体时,由于振 动的频率较高、幅值较大,轴承所传递振动的能量较高,轴承工作条件之苛刻可想而知,如不采取针对性很强的系统性的技术措施和手段,轴承寿命很短便在情理之中。
现行轴承延寿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仅履行承载、减摩的滚动轴承,考虑如下一种或若干种运行条件:
●温度
●速度
●载荷
●介质侵袭
●环境污染
●振动冲击环境(轴承一般不处在振源的中英,也并不直接传递振动)
针对这些运行条件所提出的轴承延寿解决方案对作为振动体传递较高振动频率和能量的振动棒轴承自然难以凑效。
因此,要使混凝土振动棒轴承获得较长的工作寿命,除考虑温度、速度、载荷等与其它旋转机械共性的运行条件外,还必须特别考虑振动棒轴承传递中高频率、中高幅值振动这一个性化运行条件,从而采取个性化的、特别的技术措施,使振动棒轴承成为耐冲击长寿命轴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振动棒耐冲击长寿命滚动轴承,以解决现行振动棒轴承工作寿命太短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振动棒耐冲击长寿命滚动轴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行振动棒轴承制作方法工作寿命太短的技术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振动棒耐冲击长寿命滚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嵌入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之间的滚动体和将滚动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隔的保持器、润滑脂和密封件。从轴承包括的基本元件和轴承外观结构上看,本发明耐冲击长寿命轴承同现行振动棒轴承并无显性区别,但是,本发明耐冲击长寿命轴承所用钢材、润滑材料、加工工艺等与现行振动棒轴承有着本质的区别,结果,其内在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能远远高于现行振动棒轴承,下面以构成轴承的元件为对象,通过与现行振动棒轴承的对比,说明本 发明耐冲击长寿命轴承的特点特征。
说明中,高碳铬轴承钢包括但不限于GCr15和GCr15SiMn,中碳轴承钢包括但不限于55、50MnA、70Mn、5CrMnMo、60CrMnMoA、55SiMoVA和55SiMoA,渗碳轴承钢包括但不限于G20CrMo、G20CrNiMo、G20Cr2Ni4、G20CrNi2Mo、G10CrNi3Mo和G20Cr2Mn2Mo,其中,中碳轴承钢和渗碳轴承钢的冲击韧度αK(J/cm2)为高碳铬轴承钢的3倍以上,渗碳轴承钢磨加工前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渗碳处理。固体润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氮化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在烫线机上的烫刀装置
- 下一篇:全棉竹节氨纶仿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