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脱水器和转炉烟气湿法除尘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8838.5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9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梁新腾;曾建华;尹连刚;杨森祥;李桂军;李青春;李利刚;何为;李安林;陈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脱水器 转炉 烟气 湿法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烟气湿法除尘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重力脱水器和包括该重力脱水器的转炉烟气湿法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转炉在吹炼过程中,在炉口排出大量棕红色的浓烟,即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CO、CO2及微量的其他成分的气体,其中还夹杂着大量氧化铁、金属铁粒和其他颗粒的固体尘埃。转炉烟气的特点是温度高、气量大、含尘量大,气体具有毒性和爆炸性,任其排放会污染环境。转炉烟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可回收大量的物理热、化学热以及氧化铁粉等。转炉烟气湿法除尘系统由于净化效率高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原理如下:
转炉烟气经过一级文氏管、二级文氏管的降温和除尘后,对粒径在1微米以上的粉尘除尘率皆在90%以上,烟气温由900℃降至70℃左右。此时,烟气中约有84%的水为游离状态,需要使用重力脱水器把它们从烟气中分离出来。使用重力脱水器分离烟气中的游离水时,当烟气气流进入重力脱水器后,因气体速度降低并改变了流动方向,而气流中的水滴加速沉降,因而当一定直径的水滴沉降速度大于重力脱水器内上升气体的流速时,就产生了水气分离。重力脱水器包括主体腔室和位于该主体腔室底部的中心的排水管,分离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
经过一级文氏管、二级文氏管的降温和除尘,处理后的烟气中的部分尘粒与高速、极微细水滴发生非弹性碰撞,容易使尘粒聚集长大而沉降在重力脱水器的侧壁上。转炉长期生产,将在重力脱水器侧壁上形成硬块泥垢。当泥垢体积足够大时,在气体冲刷、重力、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容易从重力脱水器的侧壁上塌落,进而容易阻塞排水管,甚至堵塞整个烟气处理系统,使转炉无法正常冶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能够防止泥垢堵塞排水管的重力脱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力脱水器,该重力脱水器包括主体腔室和位于所述主体腔室的底部的排水管,其中,所述排水管包括延伸到所述主体腔室内的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位于底部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底部竖直向上延伸。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的延伸长度为500-1000mm。
优选地,所述主体腔室的侧壁的下部具有烟气入口,所述主体腔室的顶部具有气体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位于所述延伸部的端部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主体腔室的侧壁具有操作口。
优选地,所述主体腔室的底部形成为朝所述中心向下倾斜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主体腔室为圆筒状,所述底部形成为圆台形状。
优选地,所述圆台的锥角不小于90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炉烟气湿法除尘系统,其中,该转炉烟气湿法除尘系统包括本发明的重力脱水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塌落的泥垢沿重力脱水器的侧壁下落并堆积在主体腔室的底部,直到堆积到与延伸部的端部平齐的位置才会进入排水管。长期使用过程中,通过定期清理主体腔室,可以避免泥垢堆积到平齐的位置,从而避免排水管堵塞。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重力脱水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腔室 2:底部 3:排水管 4:延伸部
5:烟气入口 6:气体出口 7:操作口 α:倾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重力脱水器,该重力脱水器包括主体腔室1和位于所述主体腔室1的底部2的排水管3,其中,所述排水管3包括延伸到所述主体腔室1内的延伸部4。
通过这种布置,塌落的泥垢将沿重力脱水器的侧壁下落并堆积在主体腔室1的底部2上,直到堆积到与延伸部4的端部平齐的位置才会进入排水管3。长期使用过程中,通过定期清理主体腔室1,可以避免泥垢堆积到与排水管3平齐的位置,从而避免排水管3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低温除氧的金属栅极器件
- 下一篇:供料器用改良型检测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