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8418.7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魏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益而益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8/00;F21V17/10;F21V29/00;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黄晓明 |
地址: | 215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面积较大的长管形LED照明灯。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元件,利用电子空穴的相互配合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属冷光发光,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耗电量低、耐震性佳及无污染等优势,为各种电器、资讯看板、通讯产品等的发光元件,至目前已经广泛运用在各领域中,特别是目前的照明设备上。
现有技术中灯管内的驱动电源一般有两种放置方法:置于铝灯板底部和置于灯管两侧。驱动电源置于铝灯板底部时会影响灯管的散热,而驱动电源置于灯管两侧的,驱动电源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导致此空间内无法安装发光二级管,因此两侧发光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过改良的LED照明灯,其驱动电源置于灯管两侧,且发光效果理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照明灯,包括纵向延伸的灯座、覆盖所述灯座的灯罩、支承于所述灯座上的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的灯板、设置于所述灯座纵向两端的端盖,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内的驱动电源,在所述LED照明灯至少一端的灯板与驱动电源之间设有与所述灯板呈一角度的导光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灯板在朝向驱动电源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两侧设有第一收容槽,灯罩上弯折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滑动连接于第一收容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外侧设有若干向外延伸的散热翅片,相邻的散热翅片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热交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底部还设有圆弧状散热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面的外表面呈波浪状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源与灯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罩横截面为弧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盖的中间位置对称设有至少两个顶针,所述顶针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驱动电源上方设置与灯板呈一角度的导光板,通过导光板将部分光线反射,再经由驱动电源上方的灯罩区域透射出去,增大了发光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ED照明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LED照明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LED照明灯的纵长方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图2所示,一种LED照明灯100,包括纵向延伸的灯座2、覆盖所述灯座2的灯罩1、支承于所述灯座2上的灯板3、位于该灯板3上的若干发光二级管4、设置于所述灯座纵向两端的端盖5,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5内的驱动电源。
参图2、图3所示,所述灯罩1包括呈圆弧状的主体部11以及和从主体部11延伸出的向圆弧内弯折的两个纵长形的弯折部12,所述弯折部12对称设置,用于和灯座2滑动连接固定。灯罩1由玻璃或PC等透明材质制成,由于LED灯的使用寿命能达到传统照明灯的十倍以上,使用玻璃或PC材质可防止LED灯使用过久后灯罩内壁发黄发黑,从而有效的提高LED灯的发光亮度。
所述灯座2由铝材料制成,灯座2两侧分别设有纵长形的第一收容槽21,所述第一收容槽21的厚度与所述灯罩1上的弯折部12厚度大致相等,所述灯罩1上的弯折部12沿灯座2的滑动连接于灯座2上的第一收容槽21内,组装后灯罩1和灯座2的外表面大致呈圆形。所述灯座2外侧设有若干向外延伸的散热翅片22,相邻的散热翅片22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热交换槽23。所述灯座2底部在未设置散热翅片22的中间位置设有整体呈圆弧状散热面24,所述散热面24的外表面为波浪状设置。通过散热翅片22、热交换槽23以及散热面24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灯座2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益而益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益而益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源甲醛分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设剪力钉的SCS钢管混凝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