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用于CT与MRI的双显影剂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68380.3 申请日: 2011-09-08
公开(公告)号: CN10252676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谢达斌;陈家俊;周尚威;吴炳庆;萧宇宏;杨雨桑 申请(专利权)人: 谢达斌;陈家俊
主分类号: A61K49/06 分类号: A61K49/06;A61K51/0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宋焰琴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同时 用于 ct mri 显影剂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一种纳米级多功能多平台显影剂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可以同时用于阴极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与核磁共振摄影(MRI)的双显影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图像检查已是医疗上常用的疾病检测方法之一。其中,显影剂为一种在进行图像检查时,可以提升各种不同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使图像变得更清楚的药剂。目前医疗上常用的图像检查包括有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及核磁共振摄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

其中,CT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取得图像后,再由计算机重组成三度图像空间,以观察身体内部组织结构。由于CT具有高分辨率,且可以完整呈现病灶,故为一种医疗上常用的图像检查技术。一般而言,CT所使用的显影剂为碘显影剂,但碘显影剂为一种具有高渗透度的离子性显影剂,容易对肾脏有所危害,且具有显像时间短的缺点。因此,为改善碘显影剂的缺点,目前已发展如:聚合物包覆的硫化铋(polymer-coated bismuth sulfide(Bi2S3))、及聚乙二醇(PEG)包覆的金纳米粒子等纳米粒子型显影剂。

另一方面,MRI则是利用磁场原理,改变体内氢原子的旋转方向排列,经计算机处理后,以呈现人体组织的切片图像。由于MRI是为一种非游离辐射技术,且对于水或其它生物分子具有高敏感度,已逐渐取代其它传统检查系统,而广泛用于各种疾病检验及组织观察上。对大部分MRI检查而言,均不需施打显影剂,但若需更精密检查时,仍需施打显影剂。目前MRI常用的显影剂包括:钆(gadolinium,Gd3+)基T1显影剂、及超顺磁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纳米颗粒型T2显影剂。

即便CT及MRI检验已广泛应用于医疗用途上,但若患者需同时进行CT及MRI检验时,需等待其中之一显影剂排除后,才可以进行另一检验,反而造成检查时间加长。目前已发展出一种可以用于CT及MRI的双显影剂,其为一种金纳米与钆离子螯合的复合纳米粒子。然而,这种复合纳米粒子工艺相当复杂,且显影效果仍不如预期。

因此,目前极需发展出一种制备方法较简单且具有良好显影效果的CT及MRI的双显影剂,以在临床上缩短检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CT及MRI的双显影剂的制作方法,使能以简单工艺制作出可以同时应用于CT及MRI摄影的双显影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CT及MRI的双显影剂,使能解决传统MRI/CT显影剂所产生的肾毒性及其它禁忌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CT及MRI的双显影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混合溶液,其包含一铂化合物、一铁化合物、一多元醇、一界面活性剂、及一溶剂;(B)加热该混合溶液以使该铂化合物与该铁化合物进行反应,以得一铁铂纳米粒子;(C)冷却该混合溶液,并将该铁铂纳米粒子由该混合溶液中分离出;以及(D)将该铁铂纳米粒子与一表面改质分子混合,以得到一表面修饰的铁铂纳米粒子双显影剂。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CT及MRI的双显影剂,包括:一铁铂纳米粒子;以及一表面改质分子,连结于该铁铂纳米粒子的表面,使该铁铂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有一胺基、一羧基、或一生物素(biotin);其中,该铁铂纳米粒子具有球状结构、八足状结构、立方八面体结构、立方体结构、或截角立方体结构,且该铁铂纳米粒子如下式(I)所示:

FexPt100-x    (I)

其中,x为30~60,而巯基也可以称之为硫醇基、或氢硫基。

本发明的CT及MRI的双显影剂及其制作方法,通过一种简单工艺制作出具有高度生物兼容性的纳米粒子,其中,表面改质分子化学修饰于铁铂纳米粒子表面,并露出表面修饰官能基以与后续生物分子连接。此外,本发明的CT及MRI的双显影剂,可以提升CT及MRI摄影的辨识程度,并同时作为CT及MRI的双显影剂。相比于以往所使用的显影剂,本发明所提供的显影剂不会产生肾毒性及其它禁忌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达斌;陈家俊,未经谢达斌;陈家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