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龙骨便捷式安装的电热地板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6917.2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星;王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星;周心怡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E04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30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骨 便捷 安装 电热 地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热装饰材料的连接装置及其发热系统,本发明板块采用无龙骨便捷式铺装,减小了额外的成本费用,简化了电热地板的连接实施的复杂性。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取暖设施,地暖系统已经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电热地暖区别于普通的水暖,具有维修率低、使用寿命长、无水暖系统出现的跑、冒、漏、滴现象等优点而大受欢迎。
中国专利文献CN200910306209.X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其特点是:发热地板本体内部开设有若干穿透地板层的通孔,通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每个通孔内设置有沿通孔长度方向延伸的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的外表面与通孔内壁相接触,从而保证电热元件发热时将热量传递到地板表面。该电热地板系统具有热传导路径短,热传导效率较高等优点。这种电热地板系统的不足在于:由于需要在地板中打许多穿透的通孔,不仅增加了发热地板生产过程中的耗材,降低发热地板的使用强度,而且一旦通孔中的发热元件出现因长期使用而引起的老化现象时,发热地板的拆装维修非常困难。
中国专利文献CN200710026658.X公开了一种红外线电热架空发热地板系统,该发热地板系统的基本特点是:自上而下由地板面层、碳发热层及受力支撑结构层构成。碳纤维发热层上至少连接有一对电极,且电极上连接有引出电源线。虽然该地板系统具有架空防潮等优点,但导电连接部分采用针状物顶插连接,长期使用易造成接触不良等现象,其存在增加发热地板成本,安装费用高及占用室内使用空间等缺点。
中国专利文献CN20110008173.4公开了一种无钉卡装电热地板,主要利用供电龙骨和连接件与发热地板相连接。先将供电龙骨按长度方向铺设于房间的地面上,再将相互间平行的安装座以其长度方向与供电龙骨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再将电热地板以与安装座相垂直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座上。从而实现各发热地板并联发热的效果。虽然该电热地板及其连接件等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某块地板损坏不影响其他电热地板工作的问题,但该电热系统仍然具有安装费用高,实施复杂。
电热地暖一般采用两种主要方式进行供热:一、将电发热元件置于普通实木地板或强化地板下方进行发热取暖;二、将电发元件固定于木质地板之间进行发热取暖。对于电热元件位于地板下方的电热地暖,一般采用将电热膜集中安装完毕后,再在电热膜上铺装地板的方式进行安装。这种电热地板一旦发热出现问题,需要将所有的地板掀开,逐一检查每块电热膜及其连接处,因此,维修比较麻烦。针对于第二种电热地板,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安装方式,是在发热地板下边安装龙骨等支撑结构,发热地板之间的导线的连接位于龙骨之间。第二种安装方式是无需在发热地板下安装龙骨,而是将相邻发热地板之间用连接装置相连。因此,这种连接装置就需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连接装置作为连通发热地板之间的纽带不可缺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设计一种符合发热地板使用的连接装置也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龙骨的电热地板系统,该电热地板系统具有安装、拆装极为方便,发热稳定,使用寿命高的优点。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中的电热地板包括:表层装饰面板、中层发热膜、底层保温隔热板和连接装置。表层装饰面板的基本形状为矩形,主要起到传递中层发热膜散发的热量和装饰作用。中层的发热膜的基本形状为矩形,是由含玻璃纤维的环氧树脂将碳纤维纸或碳晶发热体胶合密封而成,胶合而成的发热膜具有发热速度快、发热均匀、发热稳定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底层保温隔热板的基本形状为矩形,主要起到保温隔热,降低电热膜的耗电量,节约能源的作用。底层保温板的主体前侧具有一个或两个凹槽,主体后侧具有一个或两个凹槽。底层保温板上的凹槽部位为连接装置的安装位置,连接装置可以通过胶黏剂、螺钉或卡槽的形式安装于底层保温板的凹槽部位。保温板上的凹槽部分是通过铣刀铣制而成,根据地板、连接装置的尺寸和样式,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铣刀铣制不同形状的凹槽。在用铣刀对发热地板的底层保温板进行铣制时,铣刀铣制的凹槽深度需要铣至将发热膜中的铜质电极裸露出来而不损坏电极的程度。
上述发热膜内的正负电极的位置可以根据发热地板的尺寸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达到安全、稳定和均匀发热的效果。发热膜内的导电电极可以选自导电金属、导电合金、导电复合金属等,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成本要求和连接效果,优先选择铜质电极。
上述铜质电极的长度可以根据发热地板的板面尺寸进行调整,而铜质电极的宽度选自0.5~2.0cm,优选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星;周心怡,未经陈明星;周心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