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6726.6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1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富永元规;西井孝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9/00;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刘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具有高发热密度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的车辆前灯,其在高温条件下发光效率和寿命降低。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一种车辆前灯具有这样的结构:投影透镜、反光镜和光源从它的前端按照此顺序布置,并且散热元件安装在光源上来散发从光源产生的热。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311224(专利文献1)或公开号2009-212019(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前灯中,散热元件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梳状散热片。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车辆前灯中,散热元件形成有向上或向下延伸的多个散热片。
但是,如专利文献1或2所述的传统的车辆前灯具有的问题在于,由于散热片的温度随离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并相应地,翼的远端的温度是低的,所以散热元件的散热效率对于它的尺寸不足够高,并相应地,散热元件必须在尺寸上制造得很大。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灯,包括:
在其前端形成有开口的外壳;
固定到开口的透镜盖,以便关闭作为灯室的外壳的内部空间;
布置在灯室中的光源;和
布置在灯室中的散热元件,以便将从光源产生的热散发到灯室,
其中
散热元件包括:
设置来从外壳的底壁延伸的柱元件,光源安装在柱元件的上端;
具有板状并径向地固定到柱元件的外周的散热片,以致沿着柱元件的纵向方向延伸;和
围绕散热片的侧面设置的引导壁,
引导壁相对于外壳的底壁成斜面来随离引导壁的下端距离的增加而靠近柱元件,以便每个由两个散热片和引导壁形成的空间随离引导壁的下端距离的增加而变窄,
引导壁形成有狭缝来在灯室和每个空间之间形成空气连通,狭缝成形为随离引导壁的下端距离的增加而更窄。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紧凑和高效的散热元件的车辆前灯。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参照包括附图和权利要求书的以下说明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前灯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车辆前灯的横向剖视图;
图5A和5B是用于解释形成散热片和引导壁的一种不同方法的图;以及
图6A和6B是用于对比于传统结构解释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车辆前灯的优点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前灯的纵向剖视图的图1中,1表示形成有前开口2的外壳1。透镜盖4装配到前开口2来关闭外壳1。灯室6由外壳1和透镜盖4形成。
在灯室6内部,投影透镜8、遮光物10和光源12沿光轴Z从前到后按照此顺序布置。具有诸如回转抛物面的弯曲形状的内反射表面的反光镜14布置为与光源12相对。
在该实施例中,投影透镜8是平凸透镜。投影透镜8如此定位以致投影透镜8的焦点和反光镜14的焦点在相同位置。从反光镜14反射的部分光被遮光物10阻挡,未被遮光物10阻挡的部分光由投影透镜8向前投射。在该实施例中,遮光物10也用作投影透镜8的支撑元件。
应该注意的是,该实施例的车辆前灯是包括投影透镜和反光镜的投影类型灯,本发明可应用于反光镜类型灯或直接投影类型灯。
光源12由一个或更多发光二极管构成。光源12布置在容纳在灯室6中的散热元件16上。散热元件16由柱元件18、散热片20和引导壁22构成。柱元件18以圆柱体的形状形成。如图2和3所示,柱元件18固定到支撑元件24的上端,支撑元件24形成为在它的下端从外壳1的底壁1a突出以致向上延伸。光源12安装在柱元件18的上端表面上。
如图4所示,具有板状形状的散热片20设在柱元件18的外周上,以致径向地从柱元件18的轴线伸出。柱元件18在竖直方向的长度等于散热片20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以便散热片20在柱元件18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在散热片20的下端和底壁1a之间设置足够大的空间,用于使依据支撑元件24的高度的体积的空气循环。附带地,柱元件18的长度依据情况可以不同于散热片20的长度。
散热片20以一定间隔布置以便空气能够穿过每两个相邻的散热片20。散热片20不必须设在柱元件18的整个外周上。散热片20可以设在柱元件18的一部分外周处,以致不与遮光物10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多铃声烤箱定时器
- 下一篇:瓦斯抽放自动放水排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