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66641.8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锋;李健;吴昊;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塔筒内部变频器和电抗器等电气元件表面产生的热量为15kW,即塔筒要散去的热量为15kW。因为塔筒设立在海边,塔筒内部必须封闭以防止海边空气中盐雾的侵蚀。
利用传统的空冷系统或者水冷系统进行散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又要不断的消耗电能。现有的用于冷却塔筒内部发热元件,一般采用德国进口零部件,买到中国加上关税需要20万人民币一台。结构复杂,造价高,维护困难。
本发明就在此种情况下作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方便的利用风电塔筒本身散热的散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封闭的钢板制造的塔筒1,在塔筒1的顶部设有风机2,在塔筒1侧边设有将风机2吹出的风送至塔筒1底部的送风管3,送风管3的上端开口与风机2出口连接,送风管3的下端开口对着需要散热的发热元件4。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筒1内上部设有上隔平板5,在塔筒1内下部设有下隔平板6;所述的风机2设置在上隔平板5上方,所述发热元件4设置在下隔平板6下方;所述上隔平板5,下隔平板6周边与塔筒1内壁周边留有缝隙7。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平板5,下隔平板6将塔筒1分为上部的负压区8,中部的混合区9,下部的正压区10,所述风机2在负压区8中抽风,所述风机2通过送风管3向正压区10吹风。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7宽度为20-4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为轴流风机,所述送风管3为PVC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1的壁厚为50-6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1的材质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隔平板6上设有控制电柜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利用塔筒本身散热;塔筒本身为钢制品,本身就是很好的导热导体,而且塔筒本身表面积巨大,为散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可有效的防止盐雾及沙尘;由于塔筒是封闭的,海边的盐雾及沙尘没法进入塔筒,保护里面的元器件,从而使元器件更耐用。
3、价格优势;用此方案采购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左右,而进口的冷却系统高达20万。价格相差40倍,巨大的价格优惠,而且都能达到元件的散热效果。
4、更换及维护更加方便。采用一个轴流风机和一个送风管及控制元件,更换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示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有封闭的钢板制造的塔筒1,该塔筒1为圆形,塔筒1的壁厚为50-60mm,而塔筒1的高度一般有30多米。在塔筒1的顶部设有风机2,在塔筒1侧边设有将风机2吹出的风送至塔筒1底部的送风管3。送风管3的上端开口与风机2出口连接,送风管3的下端开口对着需要散热的发热元件4。则风机2将塔筒1上部的冷空气吹至塔筒1下部的发热元件4,从而为发热元件4降温。
由于塔筒1为传热良导体,则利用风机2在上部吹风,将风送至塔筒1底部,吹向发热元件4,吹向发热元件4带走的热量则流至塔筒1的顶部,在热空气从塔筒1底部流向塔筒1顶部过程中,利用塔筒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热交换,完成发热元件4的散热。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在所述塔筒1内上部设有上隔平板5,在塔筒1内下部设有下隔平板6。所述的风机2设置在上隔平板5上方,所述发热元件4设置在下隔平板6下方。
所述上隔平板5,下隔平板6周边与塔筒1内壁周边留有缝隙7。这样,风机2将上部的冷空气抽走并送到塔筒1的底部进行冷却发热元件4。之后经过冷却发热元件4后的热空气从缝隙7中通过并最终上升至塔筒1上部,从而使空气形成一个循环。
具体来说,所述上隔平板5,下隔平板6将塔筒1分为上部的负压区8,中部的混合区9,下部的正压区10,所述风机2在负压区8中抽风,所述风机2通过送风管3向正压区10吹风。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缝隙7宽度为20-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6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稳定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GSM-R集群通信终端及其呼叫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