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注桩套孔成孔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6615.5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李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 桩套孔成孔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桩,具体地说,是一种先用小直径的钻头成孔再用大直径的钻头进行扩孔达到设计要求的灌注桩套孔成孔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高铁、桥梁等领域的基础桩。目前灌注桩成孔工艺有正循环、反循环、冲击钻、潜孔钻、人工挖孔以及由这些基本方法衍生出来的各种成孔工艺,可谓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旋挖钻成孔工艺相对是一种比较新的灌注桩施工工艺,由于其适应地层广、环保、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近几年在国内外得到较快的发展,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均是发展这种施工法比较早的国家,国内从80年代末才引进旋挖钻机,随着国家大规模高铁建设的开始,旋挖钻机随之得到迅速发展。
旋挖钻机根据施工能力的大小通常也分大中小型号,小型机的扭矩100kN·m,发动机功率170kW,钻孔直径0.5~1m,钻孔深度40m左右;中型机的扭矩180kN·m,发动机功率200kW,钻孔直径0.8~1.8m,钻孔深度60m左右;大型机的扭矩240kN·m,发动机功率300kW,钻孔直径1~2.5m,钻孔深度80m。随着高铁和公路桥梁的发展,对桩的直径和入岩要求越来越高,有的桩直径达2米甚至更大,因此对于中小型旋挖钻机来讲,如果地层较硬一次性成孔的话其发动机功率可能达不到要求。
因此已知的中型旋挖钻机欲一次性钻成直径1.8米的孔持力层又要达中风化或弱风化岩就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减小钻头成孔阻力,利用相对较小扭矩的旋挖钻机钻较难钻地层的灌注桩的灌注桩套孔成孔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先用小直径的钻头成孔再用大直径的钻头进行扩孔达到设计要求的灌注桩套孔成孔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灌注桩套孔成孔施工方法,使用中、小型旋挖钻机施工相对较难钻地层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放桩位,采用全站仪准确放样桩点的位置,将钻头对准桩位中心,桩位偏差不超过10mm;
b、下护筒,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钻孔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吊放进坑内,用十字线在护筒顶部或底部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然后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
c、复测护筒,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护筒竖直,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并防止护筒偏斜;
d、小直径钻头掏孔,安装小直径的钻头,开孔时,以钻斗自重并加压作为钻进动力,开孔后,以钻头自重并加压作为钻进动力,钻井达到预定钻孔深度后,提起钻杆,成孔的垂直度不超过1%,以利于后续大直径钻头成孔;
e、大直径钻头成孔,更换安装大直径的钻头套入小直径钻头的成孔中,钻孔达到预定钻孔深度;
f、下钢筋笼,将成型好的钢筋笼下放到孔中,确保保护层厚度和标高;
g、灌注混凝土,下好导管后量测一下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要求后即开始混凝土的灌注。
本发明的灌注桩套孔成孔施工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复测护筒时要求护筒中心偏差不超过5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中的小直径钻头的直径范围为1~1.3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中小直径钻头掏孔时钻头居中,其偏差不大于2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中的大直径钻头的直径范围为1.8~2.1;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中大直径钻头成孔时最终成孔中心偏差不大于10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和e步骤可以互换顺序,即先用大直径钻头成孔,待遇到较硬地层无法钻动时,再换小直径钻头掏孔,至设计孔深,然后再换大直径钻头最终成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灌注桩套孔成孔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步骤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2、能用中、小型旋挖钻机施工相对较难钻地层的灌注桩,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3、降低工程机械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钻机小直径钻头掏孔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钻机大直径钻头成孔示意图。
图中:1钻头,2动力头,3钻杆,4桅杆,5支臂,6主机,7履带,8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