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线性反馈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的动分岔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6002.1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幼捷;贾丽英;周雪松;李季;李小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H02J3/00;H02P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天麓律师事务所 12212 | 代理人: | 王里歌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线性 反馈 控制 风力发电机 分岔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风力发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非线性反馈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的动分岔控制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风力发电技术日益成为科技领域热点课题项目。风电系统是强的机电耦合系统,其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因此系统中有大量的机械电气振荡现象,与分岔理论的动分岔相对应。分岔现象一般来说十分复杂,如大型电网临近崩溃时,电压出现周期性振荡。Hopf分岔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分岔,也是风电系统经常发生的现象,往往导致系统持续周期振荡或振幅不断增大,最终致使系统振荡失稳。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来控制风电系统的Hopf分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岔理论控制原理可简单描述为设计一个分岔控制器及其相应的算法来修正风电系统的分岔特性,进而获得预期动态行为的一种控制,已达到能有效地延迟或避免灾害发生的目的。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反馈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的动分岔控制方法,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一种可以实现系统Hopf分岔点的转移、扩大系统稳定域、抑制亚临界分岔的产生,同时可以控制极限环的稳定性及幅值,能够有效抑制风电系统中广泛存在的电压振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非线性反馈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的动分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①对于一个由一台风力发电机组、输电线和无穷大母线系统组成的电力系统,建立双馈感应电机的简化动态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