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含活菌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工程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5289.6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庞义;孙士锋;孙钒;袁美妗;李广宏;杨凯;钟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惠州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3/00 | 分类号: | C12N13/00;A01N63/02;A01P7/04;C12R1/0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含活菌 苏云金 芽孢 杆菌 基因工程 杀虫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安全应用领域,涉及苏云金芽孢杆菌工程菌及其制剂的处理方法,及由该方法所获得的产品。
背景介绍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大部分菌株在芽孢化期间产生一种或多种伴孢晶体,这些晶体由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简称ICPs)组成,杀虫晶体蛋白为杀虫的主要成分。伴孢晶体被目标害虫吞食后,ICPs在消化道中被降解为具有杀虫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再与中肠上皮细胞BBMV(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上的受体结合,造成细胞膜形成孔道、上皮细胞渗透压破坏及细胞溶解,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龙綮新、庞义,1994),不同来源的Bt菌株的ICPs其杀虫谱不同,但作用机理基本相同。苏云金杆菌制剂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使用面积最大的一类微生物杀虫剂,其应用量占整个生物杀虫剂的90%。但是由于Bt存在杀虫谱比较窄,只能对一种或几种害虫有效,且目前发现一些害虫对Bt产生了抗药性,限制了Bt的应用于推广。为了解决Bt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高ICPs的杀虫毒力同时避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等问题,构建高效Bt工程菌已经成为Bt的研究热点,2001年庞义研究小组利用Tn917转座子通过转座作用成功地将来源于以色列亚种Bti的两个杀蚊蛋白基因整合到库斯塔克亚种Btk染色体中,成功构建了既杀鳞翅目昆虫又杀双翅目昆虫的高效稳定的Bt工程菌株TnY和高效专性杀蚊幼虫的工程菌株TnX(Yu et al.,2001),并获得中国发明授权专利。其中TnX比现有商品化的以色列亚种4Q2的杀虫毒力高1.82倍,因此极具商品化潜力。
虽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的Bt工程菌,在杀虫毒力、晶体蛋白产量、扩大杀虫谱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工程菌释放到环境之前必须确保工程菌株对环境是安全的。通常那些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的高毒力Bt工程菌株,构建过程中常含有抗性筛选标记如红霉素抗性基因Em等,使得这些工程菌制剂在生产、注册和应用上受到限制。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的出现引发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抗性的微生物一旦进入环境就很难回收及控制,且可能会与亲缘性相近的微生物之间进行基因间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基因水平转移是微生物之间拥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机理,并且已 经证明抗生素抗性基因已经发生在非病原菌、病原菌之间,甚至相关的微生物之间,诸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之间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一些致病的微生物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进一步增加了风险评估的复杂性。
苏云金芽孢杆菌和与人类相关的致病菌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同属亲缘较近的芽孢杆菌类(Rasko et al.2005),Bt的最大区别在于芽孢分化期能够产生伴孢晶体,而伴孢晶体早已证明是安全的,所以Bt可以作为生物农药用于田间。为了能够保证将Bt工程菌释放到环境中是安全的,国内外学者已经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
1990年,美国Mycogen公司发明了一种生物囊技术,将携带ICP基因的质粒导入荧光假单胞杆菌,发酵后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致死菌体,形成带有杀虫晶体蛋白的死菌体包囊系统。另外,2005年,Gunjan Pandey提出采用自杀式基因工程菌,但很难找到合适的基因,且有可能造成Bt工程菌的毒力下降。众所周知,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主要杀虫成分为ICPs,而芽孢是为了抵御不良的环境条件所必须的,只要芽孢失活,Bt就不能存活。为此,通过杀死基因工程菌中的芽孢就可以保证释放到环境中的Bt是安全的。
1993年崔云龙、邵宗泽用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紫外线处理苏云金芽孢杆菌试图灭活芽孢,但同时也使得晶体蛋白难溶于昆虫胃液或碱液,毒力显著下降。1996年,申继忠提出双氧水能够使伴孢晶体蛋白的一级结构受到破坏,但同时毒力片段数量减少。2002年,Becker提出采用Co60γ-射线处理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israelensis),在20KGY的辐射剂量时,可以全部杀死芽孢,但对伊蚊幼虫杀虫毒力下降20~30%(Becker,2002),而我们采用动态Co60γ-射线辐照的方法来分别处理工程菌株TnY(Yu,Pang et al.,2001),杀虫毒力并不下降,通过统计学分析,辐射处理前后杀虫毒力无显著性差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惠州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惠州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激光微沉积图案形成
- 下一篇:卫生洗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