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频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4020.6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4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罗霄军;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B1/7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中的 信号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扩频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扩频系统采用远大于信息带宽的频带进行数据传输,具有抗窄带干扰、抗多径衰落、保密性好、频谱利用率高、适用于蜂窝网络等优势,成为无线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类技术。例如: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系统中,接收端设备可以采用变换域抑制方式,对窄带干扰(Narrow Band Interference,简称NBI)信号进行抑制。
现有技术中,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NBI信号的带宽和强度,获得由采样数据变换得到的频域信号中待置零的频点个数2M,然后将检测出的干扰中心频点左右各M个频点的频域信号置零,然后对变换得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扩处理。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变换域抑制方式将2M个频点的频域信号置零,使得不但滤除了NBI信号,还滤除了扩频(Spread Spectrum,简称SS)信号这一有用信号,导致了信号接收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频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信号接收的可靠性。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扩频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对接收到的第一时域信号进行采样和时频变换,获得对应的第一频域信号;
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对预设阈值进行取模,获得第二频域信号;
对所述第二频域信号进行反时频变换,获得对应的第二时域信号,并对该第二时域信号进行解扩处理。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扩频系统中的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变换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时域信号进行采样和时频变换,获得对应的第一频域信号;
取模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对预设阈值进行取模,获得第二频域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频域信号进行反时频变换,获得对应的第二时域信号,并对该第二时域信号进行解扩处理。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经过采样和时频变换获得的第一频域信号对预设阈值进行取模,获得第二频域信号,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将一定数目频点的频域信号置零而导致的不但滤除了NBI信号,还滤除了SS信号这一有用信号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号接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测试用的WCDMA系统中接收端设备输入输出波形对比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101、对接收到的第一时域信号进行采样和时频变换,获得对应的第一频域信号;
具体地,首先,对接收到的第一时域信号可以按照一定速率进行采样,例如:取其中一个长度为N的窗口内的采样数据[r1,r2,r3,……,rN-1,rN,]T。然后,进行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即时频变换),获得对应的第一频域信号[R1,R2,R3,……,RN-1,R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4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