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3571.0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姗拉娜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A61K8/73;A61K8/60;A61K8/3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长效 保湿 精华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尤其涉及天然有机护肤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天然成分来源的保湿组合物——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化妆品行业很多配方中大量用到化学合成添加成分,近年来合成成分的安全性不断受到质疑,例如著名的二恶烷事件,增塑剂事件。天然有机成分的使用是目前化妆品行业的大趋势,对环境友好,低刺激性,不存在不确定的安全性问题,消费者的认同度高,有利于品牌宣传等等都是在化妆品中使用天然成分的有利因素。
但是现有的保湿产品只是简单地让水份渗入真皮内,水合度差,长期使用和短期使用效果无差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合度高,长期使用效果明显的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其重量组成为:酵母提取物0.1-50份、芙蓉花提取物0.1-10份、赤藓糖醇 0.1-10份、去离子水30-100份。
作为优化,其还含有0.1-10份的甘草酸二钾。
作为优化,其还包括0.1-10份的海藻糖。
作为优化,其还包括0.1-10份的黄原胶。
作为优化,其重量组成为:
海藻糖 2.0
赤藓糖醇 3.0
黄原胶 0.5
甘油 5.0
酵母提取物 5.0
芙蓉花提取物 3.0
甘草酸二钾 0.2
防腐剂 0.3
去离子水 81,
其中防腐剂采用已内酰脲、尼泊金酯类、金刚烷氯化物或异噻唑啉酮等常规防腐剂。
本发明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聚:
1)、将2.0重量份海藻糖,3.0重量份赤藓糖醇,0.5重量份黄原胶,5.0重量份甘油同时加入81重量份去离子水中;
2)、加热到80℃后搅拌溶解,降温到40℃加入5重量份酵母提取物,3.0重量份芙蓉花提取物,0.2重量份甘草酸二钾,搅拌均匀;
3)、调节PH到5-6,加入0.3重量份的防腐剂搅拌均匀即可。
与现在的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含有任何化工添加剂,所有的成分都是天然来源,符合有机化妆品对成分的要求,依据这些成分的合理组合配比,水合度高,长期使用,保湿、补水效果更明显,实现了最佳的皮肤保湿效果,适合各种人群护肤保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I与市售保湿产品的使用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2.0kg海藻糖,3.0kg赤藓糖醇,0.5kg黄原胶,5.0kg甘油同时加入81kg去离子水中;
2)、加热到80℃后搅拌溶解,降温到40℃加入5.0kg酵母提取物,3.0kg芙蓉花提取物,0.2kg甘草酸二钾,搅拌均匀;
3)、用浓度为10%的柠檬酸,调节PH到5-6,加入0.3kg防腐剂——已内酰脲搅拌均匀,即得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Ⅰ。
实施例2:
1)、将0.1kg海藻糖,10kg赤藓糖醇,10kg黄原胶,5.0kg甘油同时加入100kg去离子水中;
2)、加热到80℃后搅拌溶解,降温到40℃加入50kg酵母提取物,10.0kg芙蓉花提取物,10kg甘草酸二钾,搅拌均匀;
3)、用浓度为10%的柠檬酸,调节PH到5-6,加入0.3kg防腐剂——已内酰脲。搅拌均匀,即得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Ⅱ。
实施例3
1)、将10kg海藻糖,0.1g赤藓糖醇,0.1kg黄原胶,5.0kg甘油同时加入30kg去离子水中;
2)、加热到80℃后搅拌溶解,降温到40℃加入0.1kg酵母提取物,0.1kg芙蓉花提取物,0.1kg甘草酸二钾,搅拌均匀;
3)、用浓度为10%的柠檬酸,调节PH到5-6,加入0.3kg防腐剂搅拌均匀,即得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Ⅲ。
对比实验
取市售常规保湿产品为对比样品,取1份重的本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Ⅰ加水,配成含10%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的水溶液作实验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姗拉娜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姗拉娜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