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CTI抗静电阻燃增强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3549.6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东;孟成铭;郭建鹏;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51/06;C08K13/06;C08K5/03;C08K3/22;C08K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i 抗静电 阻燃 增强 pa6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CTI抗静电阻燃增强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A6是聚酰胺家族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优良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耐磨、自润滑、耐冲击等诸多优良性能 ,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塑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塑料材料性能的要求也日趋多元化 。阻燃、抗静电PA6的研制就是为了开发聚酰胺材料在电子电器、煤矿、纺织等方面的应用。在这些场合由于摩擦、挤压等原因很容易使塑料表面积累电荷而产生静电,从而引起静电放电,造成爆炸、火灾。所以 ,在这些领域必须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制品。
近年来,随着电子电器尤其是家用电器自燃导致火灾事件的发生,电器行业的安全维护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期盼电器安全的呼声越来越大。要实现电子电器尤其是家用电器的长期安全性,特别是关键部件实现长期安全需要用科技来开拓。但目前国内市场一般的阻燃增强PA6的耐漏电起痕指数不高,尤其是抗静电黑色产品,由于其机理的原因,很难做到250V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CTI抗静电阻燃增强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CTI抗静电阻燃增强PA6复合材料为环保阻燃型产品,其力学性能优异,具有稳定持久的抗静电效果,具有高耐漏电起痕的优点;此外,在保持材料的优秀的力学性能、阻燃和抗静电性能的同时,本发明的产品CTI值高达300V以上,很好的满足了电子电器领域对材质安全性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高CTI抗静电阻燃增强PA6复合材料,包含如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PA6 30~55%, 抗静电剂3~5%,阻燃剂 20~35%,滑石粉20~30%,增韧剂 5~15%,抗氧剂0.1~0.5%。
优选的,所述的尼龙6的树脂粘度为2.4~3.6。
优选的,所述的抗静电剂是以聚酰胺和聚醚受阻胺为基础来合成的永久抗静电剂。
优选的,所述的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与三氧化二锑按照质量比4:1复配而成的复配阻燃剂。
优选的,所述滑石粉目数为2000,所述滑石粉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具有与树脂良好的相容性。
优选的,所述的增韧剂为POE接枝不饱和酸或者酸酐的接枝聚合的低聚物,所述增韧剂熔融指数为2g/10min,接枝率为0.5~1%。
优选的,所述的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
优选的,所述的抗氧剂为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复配体系。
优选的,所述的抗氧剂为质量比为1:1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的复配体系。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的高CTI抗静电阻燃增强PA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出料;然后用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加工温度在210~230℃,螺杆转数在30~40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普通尼龙为主要原料,采用矿物增强改性尼龙的方法,用通用的塑料加工设备---双螺杆挤出机,采用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备适用于电子电器的材料。
2、本发明的产品力学性能优异,尤其在冲击强度上面比一般的阻燃增强PA6材料表现优异;不仅能够满足美国UL94 V0的要求,而且在抗静电方面持久稳定;此外,该产品在耐漏电起痕方面克服了一般阻燃抗静电PA6无法满足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制件安全性的严格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