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贮运过程中的物理防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2080.4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殿峰;魏文毅;左豫虎;李娟;刘建生;韩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白菜 栽培 贮运 过程 中的 物理 防护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有机大白菜栽培及采后贮运技术设施,具体涉及的是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贮运过程中的物理防护装置。
二、背景技术:
大白菜是北方人冬春季的主要蔬菜之一,需用量非常大,在秋季主要作新鲜蔬菜,在冬季主要是用来贮藏或腌制酸菜等加工产品。大白菜栽培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否能科学到位。大白菜从幼苗期直到收获,病虫害的发生始终比较严重。经常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有细菌性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霜霉病和大白菜干烧心病等;发生极为普遍、危害严重的虫害有地老虎、菜青虫、小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及夜蛾类幼虫等,所以病虫害防治的好坏直接影响大白菜丰产丰收。为有效防治大白菜病虫害,虽然倡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措施。但是,目前在大多数白菜产区,对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除了部分农业防治之外,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因为化学防治见效快、成本低,然而随着病虫耐药性的产生,用药量越来越大,作物易发生药害,产品药残量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保证消费者的健康,要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白菜产品的目的,就必须禁止或限制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在我国《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明确规定了在作物生产中对病虫害的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除了均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或杀菌剂外,还有一些不同要求:(1)虫害防治 允许使用物理性防治措施(如防虫网、杀虫灯、黑光灯和银灰膜避蚜或黄板(柱)诱杀蚜虫等)及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性诱剂;允许使用软皂、植物源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植物提取剂等;提倡通过释放天敌(如金小蜂、赤眼蜂、黄绒茧蜂和瓢虫等)来防治虫害;允许有限制的使用鱼藤酮、天然除虫菊、乳化植物油、硅藻土,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药剂)以及其它限制使用物质;(2)病害防治 允许使用抑制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醋、纯活性微生物产品;有限制的使用对环境安全的微生物制剂、石灰、硫磺、波尔多液以及其它含硫或铜的物质以及其它限制使用物质。
在有机作物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中,物理防治措施限制极少,生物防治较少,而化学防治限制最多。因为,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以及器械的屏障隔离作用,以物理器械直接防治害虫具有安全、省工、简便、低成本的优点,同时亦间接防治一些通过害虫传播的病害(如蚜虫传播病毒病,黄条跳甲、菜螟、菜青虫和一些地下害虫的口腔和体内均带有软腐病病菌),尽可能减少或不使用化学药物防治措施。但目前使用的物理器械防治措施只注重在生产中从整体上对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保护,由于受诸多方面的影响,有时效果并不佳,而从作物个体(单棵大白菜)的角度来防治病虫害,同时对作物产品在采后贮运过程又具有保护功能的物理器械还未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贮运过程中的物理防护装置,用于解决目前使用的大白菜物理器械不能对单棵大白菜单独防治病虫害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贮运过程中的物理防护装置由支撑架和纱网袋连接而成,支撑架由支杆及将相邻的支杆在顶端依次首尾连接的顶杆构成,支撑架的顶角处设置有挂钩;纱网袋顶端封闭,底端开放,纱网袋设置在支撑架内,纱网袋的顶端与支撑架顶角相对应处设置有圆环,纱网袋的底端与支杆相对应处也设置有圆环,纱网袋的顶端与底端均与支撑架通过挂钩和圆环连接。
上述方案中支撑架为方形的。
上述方案中支撑架的底端连接有辅助插头,具体为,支撑架的支杆的底端有外螺纹,辅助插头的上部有内螺纹,辅助插头的下部为尖状的,辅助插头与支杆螺纹连接,这样能比较容易地插入地里,且支撑架可牢固地插入地里,而当大白菜采收后,可以将辅助插头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以防扎到人。
上述方案中支撑架相邻的两个顶杆之间活动连接,这样,当本发明不使用时,可将本发明折叠起来,放置比较容易,不占据空间
上述方案中顶杆的两端带有圆孔,支杆穿入相邻的顶杆的圆孔中,并将相邻的顶杆活动连接起来。
上述方案中纱网袋为银灰色,网眼大小在18目~30目之间。
上述方案中支撑架的中下部设置有加强圈,以提高支撑架的强度。
上述方案中加强圈由横杆依次首尾连接而成,横杆的两端带有圆孔,支杆穿入相邻的横杆的圆孔中,并将相邻的横杆活动连接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聚光可调式LED壁灯
- 下一篇:一种自动验证身份的车位地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