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缓释止滑鞋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60048.2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向东 |
主分类号: | A43B13/26 | 分类号: | A43B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缓释止滑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缓释止滑鞋底,属于制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鞋底的止滑性直接影响着鞋子穿用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止滑性差,走路时容易打滑摔跤,尤其是在湿、光、滑的路面上。随着全球建筑业的发展,尤其是公共场所的建设,建筑地面越来越高档、华丽美观、富丽堂皇,但大都忽略了鞋底防滑的问题,致使滑跌摔伤的事故常有发生。滑跌摔伤已经被认为是酿成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家居环境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国家安全调查局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美国因为滑跌摔伤造成的事故占工伤事故的17%,占公共场所事故的18%,占家庭事故的20%。每年因为滑跌摔伤而发生的伤残事故大概有250,000到300,000起,其中死亡人数达1,200到1,600。在英国滑跌摔伤事故占工伤事故的20%(每年约40,000起)。芬兰的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行业每年因为滑跌摔伤而造成的工伤事故分别占总工伤事故的34%,28%和21%。
现有技术中的鞋底,虽然花纹种类较多,但是防滑效果还是较差,特别是雨天,鞋子的防滑效果特别差,存在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级缓释止滑鞋底。
一种多级缓释止滑鞋底,包括一元止滑结构、二元止滑结构和三元止滑结构;所述一元止滑结构包括前掌一元止滑支撑柱和后跟一元止滑支撑柱;所述二元止滑结构包括前掌二元减震止滑块和后跟二元减震止滑块;所述前掌二元减震止滑块上设置与前掌一元止滑支撑柱的支撑柱直径相同的通孔,将前掌二元减震止滑块插接在前掌一元止滑支撑柱上固定;后跟二元减震止滑块上设置与后跟一元止滑支撑柱的支撑柱直径相同通孔,所述后跟二元减震止滑块插接在后跟一元止滑支撑柱上面固定;所述三元止滑结构包括两个前掌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两个前掌三元吸附止滑单元、腰窝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腰窝三元吸附止滑支撑块、后跟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和后跟三元吸附止滑单元;所述两个前掌三元吸附止滑单元插接在两个前掌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上固定;所述腰窝三元吸附止滑支撑块插接在腰窝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上固定;后跟三元吸附止滑单元插接在后跟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上固定。
所述的多级缓释止滑鞋底,所述一元止滑结构硬度为95-100邵氏硬度,所述邵氏硬度标准,塑胶用D型,橡胶用A型。
所述多级缓释止滑鞋底,所述二元止滑结构硬度为70-75邵氏硬度,所述邵氏硬度标准,塑胶用D型,橡胶用A型。
所述多级缓释止滑鞋底,所述三元止滑结构在硬度采用50-55邵氏硬度,所述邵氏硬度标准,塑胶用D型,橡胶用A型。
所述多级缓释止滑鞋底,还包括鞋底前尖止滑踢头和后跟止滑踢头;所述鞋底前尖止滑踢头的截面为锯齿状,后跟止滑踢头的纹理和鞋底前尖止滑踢头相同。
所述多级缓释止滑鞋底,还包括内踝腰窝支撑片和外踝腰窝支撑片。
所述任一多级缓释止滑鞋底,所述三元吸附止滑单元包括多级环状止滑齿,各级环状止滑齿由里向外依次增高,形成凹陷状的吸附止滑单元。
所述的多级缓释止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掌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腰窝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后跟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硬度为70-75邵氏硬度,所述邵氏硬度标准,塑胶用D型,橡胶用A型。
本发明通过研究人脚在光滑面上滑动,通过鞋垫式传感足底压力仪,分析出人体滑动瞬间足底的受力状况得出滑动的基本原理,同时对足底脚尖部、前掌部、腰窝部以及后跟部进行受力分区,得出各区的止滑要素与数据,针对各区进行实验,得出与之相匹配的鞋底硬度、厚度、花纹、弹性。形成了在各个足底区域的针对性止滑设计,对摩擦力进行逐次缓解,在整个鞋底上实现了多级缓释止滑效应,实现了鞋底止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级缓释止滑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掌一元止滑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跟一元止滑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掌二元减震止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后跟二元减震止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前掌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和腰窝三元吸附止滑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后跟三元吸附止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向东,未经罗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车辆制动系统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安全性能提高的锁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