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纳米结构电容型脱盐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7604.0 申请日: 2011-09-02
公开(公告)号: CN102432088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2
发明(设计)人: 张登松;施利毅;颜婷婷;张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主分类号: C02F1/469 分类号: C02F1/469;C02F5/00
代理公司: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代理人: 顾勇华
地址: 20044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石墨 三维 结构 电容 脱盐 电极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纳米结构电容型脱盐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脱盐电极具有高效、低能耗的脱盐性能。属电脱盐电极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用于可应用于海水和苦碱水的淡化,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地下水)的软化。

背景技术

水资源危机是本世纪全球面临的最大资源危机之一,海水与苦咸水脱盐淡化是解决该危机的重要途径。现有的脱盐方法主要有蒸馏法和膜法。蒸馏法操作温度高,能耗较大;锅垢危害及腐蚀严重;膜法对膜性能要求严格,膜损坏率高且费用昂贵。另外,这些脱盐方法均存在能耗高的缺点,即便是耗能最低的反渗透膜法,其能耗也是理论值的十倍左右。因此,研发能耗低、成本低的脱盐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光明。电容型脱盐法是一种基于双电层电容远离的全新脱盐技术。该方法能耗低、脱盐效率高,对环境友好。可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以及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软化等方面, 其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广阔。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蜂窝状结构的碳材料,是构成石墨的基本单元。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宽的电化学窗口,高化学稳定性、及较大的比表面积。虽然石墨烯的理论比表面积很大,但是由于片与片之间较强的范德华力,易发生层与层之间的叠层以及团聚等现象,使得石墨烯比表面积大大降低,因而降低了脱盐性能。Pan等人(L i H.B, Zou L.D. Lu 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electrosorptive behavior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for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653 (2011) 40–44)制备了石墨烯脱盐电极,其石墨烯团聚严重,比表面积只有77 m2/g,脱盐性能较差。Zou等人(L i H.B, Zou L.D. Pan L.K. Novel Graphene-Like Electrodes for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2010, 44, 8692–8697)制备了石墨烯脱盐电极团聚比较严重,降低了其脱盐性能。因此,如何解决石墨烯的团聚,提高其有效比表面积,增加纳米孔道,增强其脱盐性能,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石墨烯电极的缺点,将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的碳纳米管插入到石墨烯层间,使碳纳米管接枝在石墨烯表面,使得石墨烯层与层之间相互分离开,防止石墨烯团聚,以达到提高石墨烯比表面积的目的。碳纳米管嵌入中间可以起到桥联作用将彼此分离的石墨烯连接起来,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结构,同时可以引入更多纳米孔道,有利于离子扩散,可以大大提高脱盐性能。将特殊中空结构、良好导电性、低电阻率的碳纳米管引入石墨烯层间制备一种新型的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纳米结构电容型脱盐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好的脱盐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和措施来达到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纳米复合电容型脱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极材料的制备:在冰水浴条件下,将石墨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到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中,再缓慢加入高锰酸钾,其石墨:浓硫酸:高锰酸钾的质量比为1:40~100:2~8,在32-38 oC恒温水浴中,搅拌下保温1-6 h,反应结束后,缓慢加入去离子水稀释,搅拌几分钟,按石墨:H2O2的质量比为1:7~10加入质量分数30%的H2O2,静置后过滤,充分洗涤滤饼,洗涤至中性,室温下干燥得到氧化石墨;按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99:1~4:1,将氧化石墨和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后,抽离干燥;将上述所得的混合物置于预加热的管式炉中,保温一段时间即可得到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纳米复合材料。

(2)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纳米复合电容型脱盐电极的制备:在步骤(1)所得的碳纳米管/石墨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15%的聚四氟乙烯乳液为粘结剂,混合均匀后涂抹到石墨电极纸上,随后在100-110 oC烘干过夜,最终制得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脱盐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