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底板的框架交叉垃圾分类收集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7316.5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陆绍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绍章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B6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框架 交叉 垃圾 分类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袋收集垃圾装置,特别是一种带底板的框架交叉垃圾分类收集框。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中以及一些公共场所生活垃圾的收集一般是通过塑料袋套在一个圆形的筒口上实现的,塑料袋的大小受到圆形筒口直径的限制,往往是大塑料袋不能充分利用,造成垃圾收集量减少,小塑料袋又套不进不能使用,只好扔掉。每个家庭经常需购菜、购物,每天都能收集到塑料袋,造成大量的塑料袋不能有效使用而扔掉,不仅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有的家庭到市场上去购买与圆形筒口直径相似的塑料袋,又增加了经济支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结构新颖、造型美观、大方、安装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塑料袋能有效利用并能承受一定重量生活垃圾的带底板的框架交叉垃圾分类收集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方形框架甲和方形框架乙,在框架甲和框架乙最长的一边中间设置小孔,将框架甲和框架乙交叉与小孔对应,用铆钉活动连接。在框架甲和框架乙的上端设置多个凸柱,并设置孔距调节带,在平面上设置多组凸柱。在框架甲和框架乙的底部设置底板甲和底板乙,底板乙上设有椭圆槽,底板甲上设有定位钉。
使用时,视塑料袋的大小将其套在框架的上端的凸柱内或平面上的凸柱内,用孔距调节带套在凸柱内定位,用手握住框架甲和框架乙的上端,将其向外拉或向内压,使框架甲和框架乙之间的距离得以横向和纵向调节。同时底板甲和底板乙在定位钉和椭圆槽的作用下能够随框架乙、框架甲的调节而移动,从而实现了任何塑料袋都能得到垃圾收集的有效利用和挡污的目的,在框架的调节板上还可以套一至多个塑料袋,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塑料袋能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节约经济支出;2、减少塑料袋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3、使用方便卫生;4、能够挡污;5、垃圾能够分类收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中1、框架甲 2、框架乙 3、孔距调节带 4、铆钉 5、凸柱 6、底板甲 7、底板乙 8、定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带底板的框架交叉垃圾分类收集框的实施方式为:设置方形框架甲(1)和方形框架乙(2),在框架甲(1)和框架乙(2)最长的一边中间设置小孔,将框架甲(1)和框架乙(2)交叉与小孔对应,用铆钉(4)活动连接,在框架甲(1)和框架乙(2)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凸柱(5),并设置孔距调节带(3),在平面上设置多组凸柱(5)。在框架甲(1)和框架乙(2)的底部设置底板甲(6)和底板乙(7),底板乙(7)上设有椭圆槽,底板甲(6)上设有定位钉(8)。
使用时,视塑料袋的大小将其套在框架的上端的凸柱(5)内或平面上的凸柱(5)内,用孔距调节带(3)套在
凸柱(5)内定位,用手握住框架甲(1)和框架乙(2)的上端,将其向外拉或向内压,使框架甲(1)和框架乙(2)之间的距离得以横向和纵向调节。同时底板甲(6)和底板乙(7)在定位钉(8)和椭圆槽的作用下能够随框架乙(2)、框架甲(1)的调节而移动,从而实现了任何塑料袋都能得到垃圾收集的有效利用和挡污的目的,在框架的调节板上还可以套一至多个塑料袋,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绍章,未经陆绍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交叉垃圾分类收集框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电脑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