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沸腾热管加热炉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7267.5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旭;王凯一;赵年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一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沸腾 热管 加热炉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炉及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沸腾热管加热炉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热管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换热元件,其中,水平热管的换热特性尤为突出。但是,由于多根水平热管组合使用时的工作不均衡性、受热条件的特殊性,业界一致认为水平热管在满足锅炉合理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不能在加热炉的辐射段使用;否则将会导致爆管问题。经过在现有热管技术书籍和加热炉、锅炉书籍中查找,未见到由水平热管组合结构构成加热炉辐射段及对流段的加热炉和锅炉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卧式沸腾热管加热炉及制作方法,适用于各个石油开发、石化、炼化和冶炼行业的加热和换热生产工艺。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燃烧器接口、燃烧道、外壳、保温层、炉膛、热管换热系统、烟囱和防爆口组成,外壳的一端设有燃烧器接口和燃烧道,另一端设有防爆口,外壳的顶部设有烟囱,外壳的中间设有炉膛和热管换热系统,所述的炉膛完全采用水平沸腾热管组成,且完全采用水平沸腾热管组成烟道;所述的热管换热系统包括被加热介质进出口、多个水平沸腾热管和走液管,水平沸腾热管内置有走液管,走液管之间通过弯头或汇管相连接,其末端与被加热介质进出口连通。
上述的燃烧道与支撑导流花板满焊连接;相邻的水平沸腾热管外壁紧贴,并采用满焊相连,形成圆形火筒;水平沸腾热管后端的支撑导流花板与导烟板满焊相接,以保证烟气沿导烟板与热管外部形成的烟道流动;带有烟囱的烟箱与燃烧道、支撑导流花板、导烟板满焊连接;走液管之间通过弯头或汇管相连接,从而形成加热炉换热系统。
上述的水平沸腾热管外壁紧贴,并采用满焊相连,形成多层结构,形成圆形烟道。
一种卧式沸腾热管加热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制成:
(1)、首先,根据加热炉负荷设计并制作水平沸腾热管;
(2)、根据设计计算出的圆形截面积外圆预制支撑导流花板,然后,将预制好的水平沸腾热管以管管相贴排布均匀的形式,轴向满焊焊接,并与支撑导流花板一起构成火筒;
(3)、将各个走液管两端,依据设计与弯头和进出口焊接相连;
(4)、根据设计计算的烟道过流截面积,预制好导烟板,将导烟板焊接在水平沸腾热管外壁上;然后,将导烟板在与支撑导流花板、烟箱焊接,构成设计烟道;
(5)、将预制好的燃烧道和防爆口分别焊接在花板上,即完成了加热炉的主体;
(6)、上述五个步骤完成后,即可进行外部保温;保温完成后加装外壳,设备制作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火筒和烟道完全采用水平沸腾热管构成,极大地提高了加热炉或换热器的综合热效率;它有着综合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无安全附件、长期使用热工性能稳定的优势;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加热炉的剖面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层水平沸腾热管的沿截面外圆均匀排布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两层水平沸腾热管的沿截面外圆均匀排布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水平沸腾热管的一种排列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水平沸腾热管的第二种排列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水平沸腾热管的第三种排列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水平沸腾热管的第四种排列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水平沸腾热管的第五种排列示意图;
上图中:被加热介质进出口1、防爆口2、支撑导流花板3、热管4、保温层5、走液管6、导烟板7、壳体8、烟囱9、烟箱10、燃烧道11、燃烧器接口12、炉膛13、烟道1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主要由燃烧器接口12、燃烧道11、外壳8、保温层5、炉膛、热管换热系统、烟囱9和防爆口2组成,外壳8的一端设有燃烧器接口12和燃烧道11,另一端设有防爆口2,外壳8的顶部设有烟囱9,外壳8的中间设有炉膛和热管换热系统,所述的炉膛13完全采用水平沸腾热管组成,且完全采用水平沸腾热管组成烟道14;所述的热管换热系统包括被加热介质进出口1、多个水平沸腾热管4和走液管6,水平沸腾热管4内置有走液管6,走液管之间通过弯头或汇管相连接,其末端与被加热介质进出口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一,未经王凯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滴水试验装置
- 下一篇:石膏砌块砌体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