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及其拼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7037.9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周绪红;吴方伯;刘鹰;黄海林;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方伯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空心 楼板 模板 及其 拼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及其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比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耗料少、楼板重量轻,现有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是先架设空心楼板底模板,绑扎肋梁钢筋,放置侧模板,然后将预制底板放置在侧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拆除侧模板,将预制底板放置在肋梁的支撑筋上,再在预制底板下粉刷砂浆,形成整体空心楼板。目前适用于这种施工方法的空心楼板模板(专利申请号:201010558067.9)在浇筑完肋梁混凝土后,阳角处的角模会嵌入肋梁混凝土内,会导致角模拆除困难,对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这种空心楼板模板灵活性好、易于拆装、运输方便、回收利用率高、施工方便,且可采用机械化生产和施工,便于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的拼装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包括模块、角模、螺栓或插销、预制底板、挡板,多块模块拼装成空心楼板模板,模块在空心楼板模板转角处通过角模连接,所述的空心楼板模板角模的端部有拆模套,拆模套卡接于角模端部。角模端部的拆模套,可以避免角模完全嵌入肋梁混凝土内,降低拆除角模的难度,方便施工。由多块模块组成的空心楼板模板,拆装方便,比整体模板运输便捷,回收利用率高,能适于不同尺寸楼板的要求,便于标准化生产。
所述空心楼板模板的拆模套包括卡接于角模侧壁上的侧板和与其一体形成的头部,所述的拆模套头部有或没有孔洞,孔洞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凸月形,孔洞为封闭结构或在其中一侧具有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拆模套卡接于角模端部,角模端部的拆模套可以避免角模端部与肋梁混凝土粘结,拆除角模时,挤压拆模套头部的孔洞,使角模与拆模套之间留出空隙,方便拆除角模。
空心楼板模板的最顶层模块为角形模块,其他模块为槽形模块,槽形模块腹板两端分别有一个以上的孔洞,角模设有螺栓或插销,螺栓或插销穿过槽形模块腹板两端的孔洞连接槽形模块、角模与挡板,在角形模块的侧板各固定有一个以上紧固块,紧固块由木块、泡沫块等软质材料制作而成。
该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的拼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模块在四个方向上竖向拼接、摆放整齐,形成方形内核,再将拆模套卡接于角模端部,用螺栓或插销连接角模、槽形模块与挡板;b、将角形模块放置在槽形模块上,然后将预制底板放置在最顶层角形模块的底板上;c、将紧固块塞在预制底板和顶层角形模块侧板之间的缝隙中,再在预制底板端部与最顶层角形模块侧板之间的缝隙顶部盖上盖缝板,盖缝板和紧固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整体空心楼板模板。
将盖缝板和紧固块通过紧固件连接,这样,盖缝板容易放置,浇注混凝土时,盖缝板和预制底板就都不会移动,混凝土不会从预制底板端部的缝隙处和模块之间的空隙处漏出。
若槽形模块端部开有多个孔洞,将角模上的螺栓或插销与槽形模块上不同的孔洞连接,可以调节空心楼板模板的长度和宽度,若模板的高度不够,则可通过在两块槽形模块之间加垫木条的方式来调整模板高度,以满足不同的楼板施工需要。
空心楼板模板的最底层模块腹板底部有二个以上的孔洞,孔洞中可植入支撑筋,预制底板底部有与支撑筋对应的缺口,当空心楼板的现浇混凝土浇筑好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螺栓、挡板、模块、角模,将预制底板放置在支撑筋上,支撑筋可伸入预制底板底部的缺口内,再在预制底板底部粉刷砂浆,使预制底板与肋梁连接在一起。预制底板底部的缺口可增加砂浆与预制底板的接触面积,增强预制底板与肋梁之间的连接,并且提高预制底板的抗裂性,增强空心楼板的整体性。
模块、角模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拆模套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由钢材、铝合金制作而成的模块、角模,在拼装成整体空心楼板模板时,刚度大,承载力高,不易变形。而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拆模套,在拆除角模时,便于人工手动操作,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中,1为模块,2为角模,3为螺栓,4为模块端部的孔洞,5为盖缝板,6为最底层模块底部的孔洞,7为底模板,8为肋梁钢筋,9为预制底板,10为支撑筋,11为现浇混凝土,12为顶层角形模块上的紧固块,13为预制底板底部的缺口,14为预制板,15为角形模块的底板,16为角形模块的侧板,17为拆模套,18为拆模套的头部,19为拆模套的侧板,20为拆模套头部上的孔洞,21挡板。
图1为头部孔洞为封闭结构的拆模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头部孔洞为封闭结构的拆模套另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方伯,未经吴方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