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蓄电池化成的放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6962.X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奥神激光电源厂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王道林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蓄电池 化成 放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蓄电池生产中外化成和内化成工艺所需的蓄电池化成的放电方法。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包括铅酸蓄电池和锂电池,以下均以铅酸蓄电池为例)生产化成(包括蓄电池内化成和极板外化成,目前国内从环保角度考虑正在禁止外化成,以下均以蓄电池内化成为例)充电工艺中,需要对蓄电池多次放电。充电机输出电压一般在300~400V,输出电流视被充电池容量(安时)而定。
目前国内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用充放电机大都为工频电源充放电机和少数开关电源充放电机两种,在蓄电池放电时采用将蓄电池已充电能逆变,把电网作为负载来达到放电目的,也有放电功率较小的把产生热能而污染环境的电阻作负载来达到放电目的。
以上两种充放电机各存在着以下问题:1、市场上两种充电机从生产成本考虑都未按风力、太阳能并网发电要求去做,对电网产生一定的污染。2、蓄电池电能逆变回馈电网能量效率低下。3、工频电源充放电机在对蓄电池充电时因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或过零触技术,故对电网产生了更为严重的污染,并且电能转换效率、功率因素低下,一旦时机成熟,国家电网定会出台这方面的法规。
目前国家从环境整治出发,为减少重金属污染,已出台逐步到全面禁止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极板外化成而采用内化成的通告,这样对蓄电池内化成的充电机充电模式要求就越来越高,从节能、环保和充电效率看,工频电源充电机就担此不了重任。
众所公认,开关电源充放电机具有节能、脉冲充电(能缩短化成时间)、投入成本低以及对电网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已被市场所认可,但原来开关电源应用推广瓶颈在于蓄电池放电把电网作为负载来达到放电目的技术要求高,控制复杂、投入成本高和放电时同样对电网产生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一种高效、节能、对电网无污染的蓄电池放电装置主要价值不仅在于放电装置本身90%以上的电能回收利用效率和对电网无污等功效,而更重在于打开了用开关电源充放机来彻底取代传统工频电源充放电机绿色通道,将蓄电池充电领域电能转换效率、用电功率因素,由工频电源充电机的60%提高到90%以上,并彻底解决了对电网的汚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对电网无污染的用于蓄电池化成的放电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用于蓄电池化成的放电方法,该方法为:将两组同样的由多个串接起来化成的已充电蓄电池组,将其中一组蓄电池升压后对另一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并且相互交替进来实现蓄电池化成中的放电过程。
所述的一组蓄电池也可按50%再分成两小组进行。
所述的两组蓄电池化成中的电池均为串联方式,两组蓄电池化成中的电池的数量相等;所述的一组蓄电池化成分成的两小组蓄电池中的电池均为串联方式,并且两个蓄电池组中的电池数量相等。
所述的两组蓄电池化成中的电池均为串联方式,两组蓄电池化成中的电池的数量相等;所述的一组蓄电池化成分成的两小组蓄电池中的电池均为串联方式,并且两个蓄电池组中的电池数量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于放电方法本身90%以上的电能回收利用效率和对电网无污染等功效,重在于打开了用开关电源充放机来彻底取代传统工频电源充放电机绿色通道,将蓄电池充电领域电能转换效率、用电功率因素,由工频电源充放电机的60%提高到90%以上,并彻底解决了工频电源充电机在充、放电过程中对电网的严重汚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种串联式蓄电池化成的充放电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第二种串联式蓄电池化成的充放电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第三种串联式蓄电池化成的充放电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第四种串联式蓄电池化成的充放电电路图。
图1至图4中:A为化成的正输出端,B为化成的负输出端,K11、K12为供电开关,K15为组间开关,K21为第一输入开关,K22为第一输出开关,K23为第一回路开关,K31为第二输入开关、K32为第二输出开关,K33为第二回路开关,5、直流升压电路,7、第一蓄电池组,8、第二蓄电池组,9、直流电源。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串并式蓄电池化成的充放电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奥神激光电源厂,未经张家港市奥神激光电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事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芯片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