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瓦斯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6607.2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蔡进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进琳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72;A61L9/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斯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瓦斯燃烧器,尤指一种燃料供应单元与加热单元分离后,可立即切断对加热单元燃气的供应的瓦斯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火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通过火的使用,使得使用者得以获得熟食、照明,甚至进行金属物品的锻造、熔接、焊接等燃烧作业。即以瓦斯燃烧器,例如充填式打火机、便携式瓦斯炉为例,其因采用液态瓦斯,而得以点燃物品或烹煮食物。因此,时至今日,瓦斯燃烧器有其不可替代的角色扮演。
即以瓦斯燃烧器为例,其大抵是在一壳体底部设有一燃料贮筒,该燃料贮筒顶、底部分别设有一出气嘴及一灌嘴,该出气嘴被一燃气控制装置所控制,以便对一燃烧装置进行燃气的供应或切断。
另以芳香器为例,其大抵是利用一加热源对固态香料,例如檀香粉、干式芳香片,或液态芳香剂,例如芳香精油加温,使得固态香料粉末或液态芳香剂挥发成细小的芳香分子,以便与空气混合,从而散出香味。而前述加热源大都采用电热式或蜡烛为之,其中电热式受限于电源的设置位置,以致在户外,例如露营时因无法取得电源,而无法使用;而以蜡烛为燃料的加热方式固然不受使用地域限制,但是因蜡烛加热温度难以控制,容易将固态香料引燃,而发生危险,因此大都用于对金属蒸发盘加热,以便对盘内液态芳香剂加温。因此,若将前述瓦斯燃烧器应于于芳香器,则具有不受使用地域的限制,且经由对加热温度的控制,使得固态香料与液态芳香剂均可适用的优点。
惟前述瓦斯燃烧器使用上的缺点在于,当燃烧装置的喷火嘴仍处于燃烧状态时,若蓦然对壳体底部的灌嘴进行补充燃料,则可能发生瓦斯气爆的危险,进而危及身家财产的安全,以致具熏香功能的瓦斯燃烧器因存在使用上的危险,而难以实施。
所以如何将瓦斯燃烧器整体结构加以设计,使其具备基本的燃烧与加热功能外,同时在灌注燃料时,可立即切断对燃烧装置燃气的供应,以确保使用上的安全,乃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瓦斯燃烧器,其出气嘴与灌嘴是设于燃料供应单元的同一面,因此如欲补充燃料时,必须将燃料供应单元与加热单元分离后,使出气嘴与加热单元的输送管脱离,以切断燃气通路,据以形成断火效果,而有助于瓦斯燃烧器使用上的安全。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瓦斯燃烧器,其包括:
一燃料供应单元,其具有一燃料贮筒,该燃料贮筒的接合面上分别设有一出气嘴及一灌嘴,且该出气嘴被一燃气控制装置所控制,以形成燃气供应或切断;以及
一加热单元,其具有一顶部呈开放的顶壳,该顶壳底壁对应出气嘴位置开设一供输送管容置与定位的管孔,该底壁与接合面周缘相对设置对接机构,使得燃料供应单元与加热单元可对接为一体或分离成两单元;当燃料供应单元与加热单元对接时,该灌嘴被加热单元所遮蔽,而该输送管上游端插接于出气嘴,下游端则连接一燃烧装置。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瓦斯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燃料补充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加热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瓦斯燃烧器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熏香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瓦斯燃烧器结合第二熏香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瓦斯燃烧器的剖面图;
图8为图6所示瓦斯燃烧器未操作时的剖面图;
图9为图6所示瓦斯燃烧器操作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基本上,本发明的瓦斯燃烧器是由一燃料供应单元1,及一加热单元2所组成。
燃料供应单元1具有一燃料贮筒11,该燃料贮筒11的接合面111适当位置分别设有一出气嘴112及一灌嘴113,以便供应燃气及补充燃料的用。如图1及图2所示,该接合面111是设于圆筒形燃料贮筒1顶面,惟不以此为限,该接合面111端视后叙加热单元2的设置位置而加以变化,例如该接合面111亦得设于燃料贮筒11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进琳,未经蔡进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