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煤气放散塔的煤气放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6455.6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包来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C21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煤气 放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的一种煤气放散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炉煤气放散塔的煤气放散方法。
背景技术
冶金企业的副产品煤气一般是供需平衡,当用户停产较多时,过剩煤气一般通过放散塔进行放散,放散流量的计量,一般采用在放散的煤气管道上安装孔板流量计。为做到准确的计量,减少误差,流量计安装有严格的条件,孔板流量计安装位置的上下游都要有一段直径不变的直管,以保证流体通过孔板之前的速度分布稳定。若孔板上游不远处装有弯头、阀门等,流量计的读数的精确性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通常直管道的长度至少要满足15倍管径。由于冶金企业场地局限,放散塔一般紧靠近煤气主管道,流量孔板安装位置要求的直管段达15倍管径(流量孔板安装位置的前10倍后5倍直管径),工艺管道布置上很难满足其安装要求,在此管道上安装流量计,计量误差一般达50%以上。例如有的高炉煤气放散塔实际放散在20万m3/h,流量计显示数值在7万m3/h,由于直管段只有10米,不能做到准确计量,只能做定性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高炉煤气放散塔的煤气放散方法,在直管段长度小于15倍管径下能对煤气放散管进行准确计量放散。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高炉煤气放散塔的煤气放散方法,高炉煤气放散塔包括煤气主管,煤气主管通过放散接口连接第一管道,第一管道通过变径接口连接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连接三根支管,各支管分别连接三根放散火炬连接管,每根放散火炬连接管连接一个放散火炬,共设9个放散火炬;在煤气主管上设有压力采集点;将放散火炬分为四组,第一组为放散火炬和放散火炬,第二组为放散火炬和放散火炬,第三组为放散火炬和放散火炬,第四组为放散火炬、放散火炬和放散火炬;
当压力采集点的压力超过8500Pa且小于9000Pa时,打开第一组放散火炬快切阀放散,放散流量为70000 m3/h;
当压力采集点的压力超过9000Pa且小于9500Pa时,继续打开第二组放散火炬快切阀放散,放散流量为120000 m3/h;
当压力采集点的压力超过9500Pa且小于10500Pa时,继续打开第三组放散火炬快切阀放散,放散流量为180000 m3/h;
当压力采集点的压力超过10500Pa,继续打开第四组放散火炬快切阀放散,放散流量为250000 m3/h。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高炉煤气放散塔的煤气放散方法,第一管道直径为1400mm,第二管道直径为1600mm,三根支管直径都为1200mm,九根放散火炬连接管直径都为700mm。
前述的高炉煤气放散塔的煤气放散方法,第二管道上设有调节阀组。
前述的高炉煤气放散塔的煤气放散方法,第二管道通过90°弯头连接支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解决煤气放散塔等设备弯头较多,直管段距离不够,导致流量计计量不准,误差较大的高炉煤气放散塔煤气放散的问题,在直管段长度小于15倍管径的情况下可以对煤气放散管进行准确的计量放散。本发明在煤气管道弯头多,阀门多,直管段小于15倍管径的情况下,通过流体力学理论计算,能对煤气放散管流量进行准确的计量,计量误差在±8%以内,同安装孔板流量计相比准确度提高50%,应用该发明,预计每座放散塔可节省仪表计量投资约15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为一座高炉煤气放散塔,用于放散多余的高炉煤气,各管路连接如图1所示,高炉煤气放散塔包括煤气主管1,煤气主管1通过放散接口2连接第一管道3,第一管道3通过变径接口16连接第二管道4,第二管道4连接三根支管5,各支管5分别连接三根放散火炬连接管6,每根放散火炬连接管6连接一个放散火炬7-15,共设9个放散火炬;在煤气主管上设有压力采集点P;将放散火炬分为四组,第一组为放散火炬7和放散火炬8,第二组为放散火炬9和放散火炬10,第三组为放散火炬11和放散火炬12,第四组为放散火炬13、放散火炬14和放散火炬15;第一管道直径为1400mm,第二管道直径为1600mm,三根支管直径都为1200mm,九根放散火炬连接管直径都为700mm。第二管道4上设有调节阀组17。第二管道4通过90°弯头16连接支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