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模差值高压电容器状态监测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6329.0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云;陶维亮;芦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联电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周瑾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值 高压 电容器 状态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模差值高压电容器状态监测法,是用于高压电容器组,进行电容器组及单台电容器运行状态监测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电容器组是由多台单台电容器构成的,加之电容器本身的设计场强高,因此电容器的运行故障率是电器设备中较高的。由于电容器组中电容器数量众多(常是数十台),影响因素众多,因此仅靠目前的电容器组电压、电流信号提供的信息,很难分析出电容器故障的原因,也就难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造成办法想了很多,但故障率减少有限的局面。
现有技术1(CN1412795A)和现有技术2(CN101313380A)两项专利,均是用测量值与一标准值进行相减来获取一项差值用于判断故障,这是一项典型的算术差值计算过程。
现有技术1和现有技术2涉及的专利均是在工厂中的试验方法专利,电容器处于稳定的直流电源作用下,通过直流源对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过程的测量和电容器充电后的放电过程的测量,再与标准源进行差值来对电容器质量进行判断。其中现有技术2是利用充电过程及放电过程中的时间节点的比较,来完成对电容器质量判断,现有技术1则是利用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分解成电容电流(icap)、极化电流(ilim)和漏电流(ileak)来与标准源进行比较,以判断电容器质量的优劣。由于在这些过程中,电源电压是稳定不变的,充电、放电过程的参数关系是确定的。因此,只需通过与标准源比较就可判断出电容器质量的优劣
由于电流、电压模值是浮动的,作简单的算术差值无任何意义。比如2号电容器在时间为t1时,测量获取I2(t1)值,在t2时间测量获取I2(t2)值,假设这两个电流的差值为零(即ΔI2=I2(t2)-I2(t1)=0),若按现有技术1和2中的差值法进行判定,则得出结论2号电容器为优良品。但是情况并不一定如此。因为在t1时电源电压Us(t1)可能偏高,Us(t1)可能偏低,此时ΔI2=I2(t2)-I2(t1)=0则可能表示2号电容器存有故障。因为若2号电容器无故障,将因Us(t1)>Us(t2),则有I2(t1)>I2(t2),而现是I2(t1)=I2(t2),此情况表明:2号电容器可能在t2时,存在电容量减小,即2号电容器存有故障,反之亦然。
基于这一状况,十分需要了解电容器的运行状况及故障发展的过程和原因,以使改进措施有针对性而达到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浮模差值高压电容器状态监测法,可有效地避免干扰,十分快捷、准确地判断电容器装置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电容器及装置在运行中的问题,避免电容器组故障扩大,而提高电容器组运行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浮模差值高压电容器状态监测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浮模差值法,将不同高压电容器所测到的电流模值各自相减和相互相减得到一组单一变量的方程,将不同高压电容器所测到的电压模值各自相减和相互相减得到一组单一变量的方程,由这两组方程得出这些模值的差值做故障判别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联电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电联电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