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4900.5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6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杰;王睿峰;刘庭华;王文峰;赵旸;牛立强;顾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7 | 分类号: | G06F17/27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逻辑 模板 复杂 字符串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复杂长字符串进行格式化预处理,按照给定的行、列分隔符将复杂字符串格式化为m行和n列数据格式,保存到内存表中;
b、根据选择的内存表的实现方式,定制基本逻辑模板,配置逻辑运算表达式和处理结果类型,实现对字符串基础的逻辑运算配置操作;
c、服务端启动主线程和逻辑服务工作线程,所述的主线程和逻辑服务工作线程并行运行,所述的主线程在服务端启动时,完成初始化工作;
d、逻辑服务工作线程得到客户端请求连接后,实施复杂字符串的逻辑运算分析服务,然后将分析结果返回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的内存表采用开源内存数据库或者大型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源内存数据库为基本逻辑模板提供内置函数,同时以自定义函数完成数据库内置函数无法实现的部分,将内置函数和自定义函数组装成基本逻辑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逻辑模板按功能分类成包括字符操作、数值计算、时间操作、关系操作和转义操作等功能的逻辑运算,并保存到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为数据库或者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的逻辑运算表达式和处理结果类型的配置过程中,需要配置一系列的子逻辑操作集,对每个子操作生成操作逻辑的文字说明,所有逻辑子操作配置结束,最后自动生成所需功能的复杂逻辑运算表达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进行逻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的逻辑运算表达式和处理结果类型的配置过程中,基本逻辑模板中的参数元字符串分为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静态参数根据配置的实际数据被实例化,动态参数根据运行时上下文中数据被实例化;
所述的步骤b中的逻辑运算表达式和处理结果类型的配置过程中,对同一个字符串或文本配置多个逻辑运算表达式,配置好的逻辑运算表达式在保存之前必须调用字符串逻辑分析服务接口进行验证,返回得到期望的结果方可保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创建逻辑服务工作线程池,所述的逻辑服务工作线程池的大小取决于服务器硬件参数和客户端负荷的大小;然后创建客户端服务连接请求队列,设置客户端连接参数;最后创建服务监听接口,监听客户端服务请求连接;
所述的逻辑服务工作线程池采用先进先出队列,所述的队列为所有线程共享,队列压入与弹出操作采用互斥机制,并使用条件变量实现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模板对复杂字符串逻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杂字符串的逻辑运算分析服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服务接口调用参数XML解析,得到待分析字符串、字符串格式化规则、逻辑分析结果类型;其次,在待分析字符串被格式化为若干行和列后,在内存中按照格式化后的行数和列数创建内存表,再将格式化好的数据依次插入到内存表中;再次,在待分析字符串格式化并加载到内存表后,依次取得接口服务调用参数解析出的逻辑运算分析表达式,在该内存表上进行逻辑运算,全部计算结束后,将内存表从内存中释放;最后,将分析的结果按照服务接口中给定的返回数据XML格式生成返回结果;
所述的字符串格式化规则为首先去掉字符串头尾处空字符,按照格式化规则给定的行分隔特征字符进行分行,给每一行进行编号;然后再按照格式化规则给定的列分隔特征字符将每一行分隔为n列,记录下最大列数值N;最后对行中列数不够最大列数值的列值设置为空,使得每一行按最大列数值格式化为相同的列数N;
所述的内存表的第一列为行编号,自第二列开始至第N+1列的列名取名为F1、F2…F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9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