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E 级放大器的发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4252.3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7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H04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薇;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放大器 发送 | ||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2月17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2011-31558号的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E级放大器的发送器。
背景技术
随着MOS晶体管的微细化、高频化、高集成化的发展,用MOS晶体管构成的功率放大器急剧增加。在要求减少消耗功率的无线系统等中,大多使用了采用功率效率优异的C级放大器的发送器。
在C级功率放大器中,存在由于MOS晶体管的阈值变化而导致的功率效率和/或输出功率受到影响的问题。此外,存在当MOS晶体管的特性变化时输出段的晶体管的工作状态变化,发送器的可靠性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发送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发送器设置有第1缓冲器、第2缓冲器、逻辑电路和E级功率放大器。第1缓冲器被输入第1正弦波信号,并将第1正弦波信号变换成第1矩形波信号。第2缓冲器被输入相位比第1正弦波信号延迟的第2正弦波信号,并将第2正弦波信号变换成第2矩形波信号。逻辑电路被输入第1和第2矩形波信号,对第1和第2矩形波信号进行逻辑计算,生成具有预定占空比的逻辑信号。E级功率放大器被输入逻辑信号, 并根据逻辑信号进行放大操作。
本发明能够提高发送器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发器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器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
图4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的图。
图5是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放大器中使用的MOS晶体管的特性的图。
图6是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放大器中使用的MOS晶体管的寿命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相对占空比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相对占空比的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器的框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相对占空比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器的框图。
图1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延迟电路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出功率的温度特性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效率的温度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进一步的多个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
对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器,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收发器的框图。图2是表示缓冲器的电路图。图3是表示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向E级放大器输入占空比为25%的逻辑信号。
如图1所示,在收发器1中设置有功率放大器11、二输入AND电路12、缓冲器13、缓冲器14、低噪声放大器21、混频器22、滤波器23、解调器24、电压控制发送器31、PLL电路32和滤波器33。
收发器1是RF收发机。在收发器1中,在接收系统中,在天线2接收到的信号经由切换开关3作为输入信号Sin输入到低噪声放大器21。收发器1将在解调器24中解调的作为基带信号的信号S14输出到基带部4。收发器1将从基带部4输出的作为基带信号的信号S22输入到滤波器33。收发器1将在发送系统中从功率放大器11输出的输出信号Sout经由切换开关3输出到天线2。
滤波器33被输入信号S22,并将作为对信号S22进行了频带限制的调制信号的信号S23输出到电压控制振荡器31。PLL电路32向电压控制振荡器31输出作为用于保持固定频率的控制信号的信号S21。电压控制振荡器31被输入信号S21和信号S23,并根据信号S21和信号S23,生成局部振荡信号Slo1和相位相对于局部振荡信号Slo1延迟了90°(λ/4)的局部振荡信号Slo2。从电压控制振荡器31输出的信号S24被反馈输入到PLL电路32。局部振荡信号Slo1和局部振荡信号Slo2被输入到混频器22。局部振荡信号Slo1被输入到缓冲器31。局部振荡信号Slo2被输入到缓冲器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