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前卡式锚索张拉机具及其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3837.3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栾兆群;胡建明;苏建;胡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科大洛赛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青春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卡式 锚索张拉 机具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锚索,尤其涉及安装预应力锚索的机具。
背景技术
目前,预应力锚索是煤矿巷道支护和岩土工程加固的主要手段之一。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水坝的建设普遍使用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施工时需用锚索张拉机具施加预应力。现有的锚索张拉机具由工具锚片和弹簧等部件组成,在张拉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死不紧和打滑现象,还存在有穿锚索时工具卡片张不开,受阻等问题。所以需研一种新的张拉机具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锚索张拉机具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靠液压力自动卡紧的前卡式锚索张拉机具。
一种液压前卡式锚索张拉机具,其构造是,在一个液压缸体内安装一个空心轴式底座,该底座的空心轴部分伸入液压缸内,使液压缸内壁和空心轴外壁之间形成一个断面为环形的液压腔,环形液压腔内安装一个筒状大活塞,筒状大活塞从液压缸体的前端伸出,伸出后连接上锚具顶头;在空心轴式底座的轴腔内安装一个筒状小活塞,筒状小活塞的前端设有带外锥面的锚锁块,锚索块由3~5块构成,并且用弹涨圈固紧成一个整体,锚锁块前端顶在锚具顶头上,锚索块外圈设有锚环,锚环的内锥面与锚锁块的外锥面相配合,锚环的后端顶在空心轴式底座的空心轴上,锚环的前端与锚具顶头之间留有一定的移动间隙;在液压油缸体的底侧加工有进程油道,进程油道与筒状大活塞的后腔相通;进程油道口上安装有油管接头;在空心轴式底座上也加工有油道,该油道使筒状大活塞的后腔和筒状小活塞的后腔相通;在液压缸体的前侧加工有回程油道,回程油道与筒状大活塞的前腔相通,回程油道口上安装有油管接头;另外在回程油道的油管接头内安装有单向阀。
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张拉机具的进程油管接头和回程油管接头接在双向供油泵上,将需要张拉的锚索穿入锚具顶头的中心孔,并穿过锚锁块,将锚具顶头顶在工作锚具的锚环上,这时用双向供油泵向进程高压腔内供油,在回程油道单向阀作用下,筒状大活塞前腔封死不通,高压油先推动筒状小活塞向前移动,进而推动锚锁块前向移动,由于工具锚环圆锥孔的作用,锚块向中心收缩锁紧锚索,卡住锚索后,高压油继续供给,当油压大于单向阀设定压力时,筒状大活塞前腔开始回油,活塞前移,使锚具使顶头顶死在工作锚具的锚环上,相对不动,而液压缸体相对筒状大活塞后退运动,从而也就拉着被锁紧的锚索后退运动,实现向外张拉锚索的过程。筒状活塞进程完成后张拉行程结束,再通过变换双向供油泵的供油方向,进行与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恢复原始状态。如需要继续张拉,就可以重复以上的过程,如锚索已张紧到位,就可以将该张拉机具取下来待用。
本发明解决了锚索张拉时卡死不紧打滑的问题,张拉锁紧可靠,不打滑,锚索初装顺利,退出容易,液压结构简单合理,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例说明:1-锚具顶头;2-筒状大活塞;3-锚环;4-锚锁块;5-回程油道;6-单向阀;7-单向阀;8-回程油管接头;9-液压缸体;10-筒状小活塞;11-进程油道;12-油管接头;13-空心轴式底座;14-密封圈;15-密封圈;16-密封圈;17-密封圈;18-密封圈;19-密封圈;20-弹簧涨圈,A-回程油管;B-进程油管;C-筒状大活塞2的后腔;D-筒状小活塞10的后腔;E-筒状大活塞2的前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科大洛赛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安科大洛赛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