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印制电路板工艺的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2650.1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庭;刘俊;牛坤旺;薛晨阳;杨芳;王凯;张文栋;熊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47/02 | 分类号: | H01J47/02;G01N27/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印制 电路板 工艺 离子化 气体 检测 电离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印制电路板工艺的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
背景技术
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是一种基于光电离原理的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气体检测仪,它不但可以嵌入气相色谱仪直接测定大气中痕量烃类化合物,而且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工业流程检测、毒品与爆炸物检测、战场生化战剂监测、消防、反恐、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已经成为实时检测污染、痕量检测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强有力工具。但是,通常由于气体浓度都非常小,所以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的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检测仪的灵敏度,现有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的体积大,且光路长度短,进入电离室内的气体未充分电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印制电路板工艺的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其保证了体积的足够小,又确保了足够的光路长度,使进入电离室内的气体被充分电离。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印制电路板工艺的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其特征在于,基于印制电路板工艺的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由两片完全相同的电极板重叠放置组成,基于印制电路板工艺的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的厚度为两片电极板厚度之和,电极板包括三个焊盘,三个焊盘上分别设有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第三过孔,两片电极板的反面相接触,两片电极板通过分别在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第三过孔内放置一个插针进行机械固定和电气连接,一个插针接偏置电极,一个插针接收集电极,另外一个插针接地。
优选地,所述电极板还包括铜层、中心通气孔、陶瓷基板、接地层,接地层位于第一过孔的一侧,铜层、陶瓷基板将中心通气孔包围,三个焊盘位于陶瓷基板上,两片电极板的接地层完全重合,中心通气孔形成通路。
优选地,所述电极板由陶瓷材料制成,电极板的形状为圆形,在铜层的表面镀金防止气体氧化。
优选地,所述中心通气孔的形状为圆形,中心通气孔的孔壁要求绝对的绝缘,两片电极板的中心通气孔绝对贯通,形成完全通路。
优选地,所述电极板由印刷电路工艺制成。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保证了体积的足够小,又确保了足够的光路长度,使进入电离室内的气体被充分电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电极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极板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基于印制电路板工艺的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电离室由两片完全相同的电极板重叠放置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电极板包括铜层1、中心通气孔2、焊盘3、陶瓷基板4、接地层5,三个焊盘3上分别设有第一过孔31、第二过孔32、第三过孔33,接地层5位于第一过孔31的一侧,铜层1、陶瓷基板4将中心通气孔2包围,三个焊盘3位于陶瓷基板4上,两片电极板的反面相接触,两片电极板的接地层完全重合,中心通气孔形成通路,两片电极板通过分别在第一过孔31、第二过孔32、第三过孔33内放置一个插针进行机械固定和电气连接,一个插针接偏置电极,一个插针接收集电极,另外一个插针接地。电极板由陶瓷材料制成,电极板的形状为圆形,在铜层的表面镀金防止气体氧化。中心通气孔的形状为圆形,中心通气孔的孔壁要求绝对的绝缘,两片电极板的中心通气孔绝对贯通,形成完全通路,并在铜层表面镀金防止气体氧化。电极板由印刷电路工艺制成。
由于电极板的间距很小,为防止湿度过大,在两片电极板之间形成湿度信号,这里在两片电极板的重叠层接地,由于地极在电离室部分为空心,所以并不影响离子化室内的电场分布。电离室上表面的电极为收集电极,收集正离子;下表面的电极为偏置电极,收集电子;中间的电极为接地电极,隔绝湿度电流。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在两层电极板的重叠层接地,使电离室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对微信号的湿度补偿,且不影响电离室内电场的分布。当被测气体分子进入电离室后,气体分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电离成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电子,并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两极转移,被收集极板接受转为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2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分散片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