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孔酸性硅铝催化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761.0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玉;罗一斌;舒兴田;闫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04 | 分类号: | B01J23/04;C10G11/05;C10G4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催化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硅铝催化材料,更进一步说是一种具有高B酸比例、高活性、中孔特征明显的酸性硅铝催化材料。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工艺过程,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工业中,在炼油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工艺中,重质馏分如减压馏分油或更重组分的渣油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转化为汽油、馏出液和其他液态裂化产品以及较轻的四碳以下的气态裂化产品,在这些反应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具有高酸性和高裂化活性的催化材料。
微孔分子筛材料由于具有较强的酸性以及很高的催化反应活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炼制和加工工业中。但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耗竭以及原油重质化、劣质化和掺渣比例不断提高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市场对轻质油品的大量需求,近年来在石油加工中越来越重视对重油、渣油的深加工,部分炼厂已开始掺炼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为裂化原料。传统的微孔分子筛孔道较小,孔道直径一般小于2nm,孔道的限制作用比较明显,不适用于重油或渣油等大分子的催化反应。
无定形硅铝材料同样是一种酸性材料,既具有B酸中心又具有L酸中心,是早期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主要活性组分,但由于其裂化活性较低且所需要的反应温度比较高逐渐被结晶分子筛所替代。但在加氢裂化反应过程中,由于无定形硅铝材料的孔径较大,孔径分布更宽,且具有比较缓和的酸催化性能,因此广泛用作加氢裂化中的载体材料。
根据IUPAC定义,孔径介于2~50nm的材料为中(介)孔材料,而重油等大分子的尺寸范围正处于这个孔径范畴内,因此中孔材料特别是中孔硅铝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催化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US5,051,385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中孔硅铝复合材料,将酸性无机铝盐和硅溶胶混合后再加入碱反应制成,其中铝含量为5~40重量%,孔径20~50nm,比表面积50~100m2/g。US4,708,945中公开的是先在多孔一水软铝石上负载氧化硅粒子或水合氧化硅,再将所得复合物在600℃以上水热处理一定时间,制得氧化硅负载在类一水软铝石表面上的催化剂,其中氧化硅与过渡态一水软铝石的羟基相结合,表面积达100~200m2/g,平均孔径7~7.5nm。US4,440,872中公开了一系列酸性裂化催化剂,其中一些催化剂的载体是通过在γ-Al2O3上浸渍硅烷,然后经500℃焙烧或水蒸汽处理后制得的。US2,394,796公开了在多孔水合氧化铝上浸渍四氯化硅或四乙基硅,然后经水解获得硅铝复合材料。CN1353008A中采用无机铝盐和水玻璃为原料,经过沉淀、洗涤、解胶等过程形成稳定清晰的硅铝溶胶,后经干燥得到白色凝胶,再在350℃~650℃下焙烧1~20小时得到硅铝催化材料。在CN1565733A中公开了一种中孔硅铝材料,该硅铝材料具有拟薄水铝石结构,孔径分布集中,比表面积约200~400m2/g,孔容0.5~2.0ml/g,平均孔径介于8~20nm,最可几孔径为5~15nm。该中孔硅铝材料的制备不需使用有机模板剂,合成成本低,得到的硅铝材料具有高的裂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在催化裂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大分子裂化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钴离子探针的方法
- 下一篇:通信设备和用于通信设备的外壳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