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50328.5 | 申请日: | 2011-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文;吴安术;陈义;赵骏;刘锦燕;陈容;杨竞;陈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5/12 | 分类号: | G01K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温度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一些需要加热的试验时,就需要对加热的温度进行控制。例如,在进行低倍酸蚀试验时,就需要将酸溶液加热至60℃至80℃。目前,试验时温度的测量以及控制均是依靠试验人员手动完成。
由于送检试样的体积大小不同,故所需酸液成份和体积不同,每次加热酸液时间和温度控制的操作就不同。往往需要多次测量才能将酸液控制在60℃至80℃的实验温度范围内。由于加热的酸液挥发性强,多次近距离测量酸液对人体有害。
因此,如何降低试验时对人体的危害性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报警装置,能够减少试验时试验环境对人体的危害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报警装置,其中,该温度报警装置包括液体温度计、电源和多个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报警元件,所述液体温度计内设置有绝缘的导热介质,并且在所述液体温度计的不同温度刻度处设置有从所述液体温度计内延伸至该液体温度计外的多对导电端子,该多对导电端子分别与所述多个报警元件电连接,以形成不同的电路,所述温度计内还设置有可随所述导热介质移动的导电的连接片,该连接片可将一对所述导电端子互相连接,以与所述报警元件形成通路。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一对导电端子中的一个连接,并通过枢轴固定在所述液体温度计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报警元件包括第一报警元件和第二报警元件,所述第一报警元件对应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报警元件所对应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报警元件和所述第二报警元件为具有不同声音的电铃。
优选地,所述液体温度计的导热介质为煤油。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由锂制成。
优选地,该温度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和固定在该壳体上的支架,所述液体温度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多个报警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支架可旋转。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PC制成。
优选地,该温度报警装置还包括多个能够显示时间和温度的显示器,该多个显示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多个报警元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温度计的温度计收纳盒。
通过在温度计中设置可随所述导热介质移动的导电的连接片,并将该温度计设置在电路中,当温度到达连接片所在的温度刻度时,能够连通电路,并使串联在电路中的警示元件发出警报,从而无需多次测量,提高了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中的壳体和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液体温度计 11 导电端子
12 连接片 21 第一报警元件
22 第二报警元件 30 壳体
31 第一格子 32 第二格子
33 温度计收纳盒 40 支架
50 铅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报警装置,其中,该温度报警装置包括液体温度计10、电源和多个与电源电连接的报警元件,液体温度计10内设置有绝缘的导热介质,并且在液体温度计10的不同温度刻度处设置有从液体温度计10内延伸至该液体温度计10外的多对导电端子11,该多对导电端子分别与多个报警元件电连接,以形成不同的电路,液体温度计10内还设置有可随导热介质移动的导电的连接片12,该连接片12可将一对导电端子11互相连接,以与报警元件形成通路。双点划线部分所示的是导电的连接片12可能处于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0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车体、车体底架及车体底架承载横梁
- 下一篇:一种自锁翻板撑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