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相交流补偿式稳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0080.2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乾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交流 补偿 稳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相交流补偿式稳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单相交流补偿式稳压器,主要有圆盘式和柱式二类;在这两类的产品中,均使用了补偿变压器、调压器。
补偿变压器中含有补偿线圈和励磁线圈;其中,补偿线圈串联连接在相线线路中。
调压器的输入端与相线及中性线连接;相线也俗称为火线,中性线也俗称为零线。调压器的输出端与补偿变压器的励磁线圈相连,也就是讲:碳刷等导电接触零件滑动在调压器的铜线或铜排上,碳刷处于不同的位置,则可获得不同的输出电压,碳刷接触获取到的电能、再通过软导线输送到补偿变压器的励磁线圈。
根据输入电压的高低情况,调压器自动向补偿变压器的励磁线圈施加大小不同、以及方向不同的电压,由此在补偿变压器的补偿线圈上感应产生出大小不同、以及方向不同的补偿电压,最后使不稳定的输入电压,在叠加了补偿电压后,输出较为稳定的交流电压。
现有技术中的单相交流补偿式稳压器,其优点是:稳压范围宽(即输入电压范围宽),波形几乎没有失真,整机效率高,负载适应性强;其不足之处是:碳刷容易磨损,经常出现故障;更换新碳刷时,需要将稳压器及其负载系统停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相交流补偿式稳压器碳刷容易磨损的问题,避免或者减少更换碳刷的情况出现,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单相交流补偿式稳压器,其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的交流电源包括相线和中性线;所述的稳压器包括:自动化控制电路,补偿变压器,使用电机驱动和使用碳刷接触连接的调压器;所述的补偿变压器,包括补偿线圈和励磁线圈,补偿线圈位于相线线路中;调压器的输出端与补偿变压器的励磁线圈连接;
包括叠加补偿变压器;
所述的自动化控制电路包括连接元器件,所述的连接元器件含有受控端和接线端;
所述的叠加补偿变压器包括:铁心,叠加补偿线圈,叠加励磁线圈;所述的叠加励磁线圈为单一绕组;
在稳压器的内部,补偿线圈和叠加补偿线圈串联连接后再跨接在稳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所述的连接元器件,其受控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叠加励磁线圈通过连接元器件实现变化的连接。
2.所述的补偿线圈和叠加补偿线圈串联连接后再跨接在稳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是指:稳压器的输入端、补偿线圈输入端、补偿线圈输出端、叠加补偿线圈输入端、叠加补偿线圈输出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依序串联连接;
所述的叠加励磁线圈通过连接元器件实现变化的连接是指,包括以下三种暂态变化性质的连接、并且在某一具体时刻只处于其中的一种连接状态:
a.叠加励磁线圈,其第一端与相线连接,其第二端与中性线连接;
b.叠加励磁线圈,其第一端与中性线连接,其第二端与相线连接;
c.叠加励磁线圈,其两端首尾短接形成闭环。
3.所述的补偿线圈和叠加补偿线圈串联连接后再跨接在稳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是指:稳压器的输入端、叠加补偿线圈输入端、叠加补偿线圈输出端、补偿线圈输入端、补偿线圈输出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依序串联连接;
所述的叠加励磁线圈通过连接元器件实现变化的连接是指,包括以下三种暂态变化性质的连接、并且在某一具体时刻只处于其中的一种连接状态:
a.叠加励磁线圈,其第一端与相线连接,其第二端与中性线连接;
b.叠加励磁线圈,其第一端与中性线连接,其第二端与相线连接;
c.叠加励磁线圈,其两端首尾短接形成闭环。
4.所述的稳压器的输入端、补偿线圈、叠加补偿线圈、稳压器的输出端依序串联连接;
所述的连接元器件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第三交流接触器和第四交流接触器;
所述的继电器含有常开接线端、常闭接线端和转换接线端;继电器吸合时,转换接线端与常开接线端连接并且转换接线端与常闭接线端断开;继电器释放时,转换接线端与常闭接线端连接并且转换接线端与常开接线端断开;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继电器,其控制线圈与自动化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每个含有电磁线圈,常开主触头,常闭辅助触头;电磁线圈通电吸合时,常闭辅助触头切断,常开主触头导通;电磁线圈断电释放时,常闭辅助触头导通,常开主触头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乾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乾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0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桄榔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獭兔毛、皮定性测定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