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行注入光纤功率放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7103.4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1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巩马理;闫平;郝金坪;肖起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9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 注入 光纤 功率 放大 系统 | ||
1.一种并行注入光纤功率放大系统,包括激光器(1)和光纤功率放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系统包含有若干个并行的激光器(1),作为所述光纤功率放大器(3)的若干个种子;所述放大系统还包括合束装置(2),所述合束装置(2)设有若干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若干激光器(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合束装置(2)的若干输入端连接,以对所述若干个激光器(1)的输出进行合束;所述合束装置(2)的输出端与所述光纤功率放大器(3)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注入光纤功率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功率放大器(3)包括具有N个泵浦输入端和一个信号输入端的(N+1)×1合束器(31)、N个泵浦装置(32)、以及增益光纤;所述(N+1)×1合束器(31)的N个泵浦输入端分别与所述N个泵浦装置(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1)×1合束器(31)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合束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1)×1合束器(31)的输出端与所述增益光纤连接;所述光纤功率放大器(3)的输出端熔接有端帽(6),作为整个光纤功率放大系统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注入光纤功率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装置(2)为单模/低阶模-多模合束器(2a)、多模-多模合束器(2b)、或透镜耦合装置(2c);所述单模/低阶模-多模合束器(2a)的输入端为若干单模/低阶模光纤,输出端为一根多模光纤;所述多模-多模合束器(2b)的输入端为若干多模光纤,输出端为一根多模光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注入光纤功率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为光纤激光器或固体激光器,所述光纤激光器包括全光纤结构光纤激光器和分立式结构光纤激光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行注入光纤功率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为全光纤结构光纤激光器,所述激光器(1)的输出端通过光纤连接至所述合束装置(2)的输入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行注入光纤功率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为分立式结构光纤激光器或固体激光器,所述激光器(1)的输出端通过分立式耦合光学元件(5)耦合至所述合束装置(2)的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注入光纤功率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为激光振荡器或所述激光振荡器与激光放大器的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1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