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6521.1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8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凡;唐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4 | 分类号: | H04W72/14;H04L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行 控制 信道 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通信系统的带宽可以根据通信标准来确定。然而,运营商所拥有的频谱可能并非正好是通信标准中定义的频谱,因此,为了提高非标准频谱的利用效率,可以对带宽进行扩展。
调度承载下行数据的信道的信息包含在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DCI中包含有资源指示信息来支持承载下行数据的信道所在的频率位置。对于通信标准中定义的带宽,对应于该定义的带宽的DCI的大小是固定的。随着对带宽的扩展,系统的带宽越大,资源指示信息的开销也会越大,DCI的大小也就会与通信标准中定义的带宽所对应的DCI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保证控制信道的后向兼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和第二DCI,所述第一DCI和所述第二DCI用于联合指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调度信息;
所述UE确定所述第一DCI为主DCI,所述第二DCI为从DCI;
所述UE根据所述主DCI和所述从DCI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调度信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包括:基站在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和第二DCI上承载用于联合指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调度信息的信息,所述第一DCI为主DCI,所述第二DCI为从DCI;
所述基站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第一DCI和所述第二DCI。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和第二DCI,所述第一DCI和所述第二DCI用于联合指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调度信息;
第一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DCI为主DCI,所述第二DCI为从DCI;
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主DCI和所述从DCI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调度信息。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三处理器,用于在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和第二DCI上承载用于联合指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调度信息的信息,所述第一DCI为主DCI,所述第二DCI为从DCI;
发射器,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第一DCI和所述第二DCI。
根据本发明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基站发送2个DCI给UE,分别为主DCI和从DCI,UE在接收到这2个DCI后,可以根据主DCI和从DCI中包含的信息获取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调度信息,实现了指示扩展资源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保证了控制信道的后向兼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DCI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DCI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发明目的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6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系人头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深冷无水无氧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