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6063.1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徐增洪;赵朝阳;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提高 克氏原螯虾 养成 规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可以在稻田中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俗称淡水小龙虾,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蝲蛄)科,1929年在我国南京与安徽滁州交界处首次被发现,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克氏原螯虾的市场消费量及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其野生资源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因此,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来增加克氏原螯虾的产量已成为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是目前养殖规模较大的一种养殖方式,该方式通常包括有三种养殖模式:1.投放种虾模式;2.投放抱卵虾模式;3.投放幼虾模式。第一种放养模式是在7-8月份中稻收割前1-2个月投放种虾,此时正是高温季节,同时又正值喷洒农药的高峰期,投放的克氏原螯虾亲虾成活率较低,而且亲虾孵幼大多在9月份以后,所育成的虾苗在当年无法长成商品虾,只能在翌年5月份以后才能达到上市规格,且养成的商品虾规格普遍小于40克/尾;第二种模式是9-10月收割中稻后放养抱卵虾,幼体的生长期较短,长至翌年5月份,起捕的克氏原螯虾多数达不到商品虾规格;第三种模式是中稻收割后(9-10月)放养幼虾,但此时幼虾大多已打洞穴居,捕捞率下降增加了收购幼虾的难度,且购入的虾苗当年已无法养成商品虾,因此放养的当年也无效益可言。上述稻田养虾模式常在田间开出环沟、“井”字沟和“丰”字沟,这种开沟养殖的方式存在着工程量和投资大,费时、费力,而且开沟后无法利用农机耕作和收割作业。稻田中大面积开沟还会减少水稻种植面积,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过多的水沟会使大量螯虾在沟内打洞穴居,不利于成虾回捕率的提高,而且成虾余留过多还会对翌年刚栽插的水稻秧苗和沟内处于发芽期的水草造成危害。稻田中纵横交错的水沟无法使用农机进行翻耕作业,因此上述三种模式通常采用免耕法播种水稻,施于农田表面的肥料极易流入沟内易造成浪费,同时沟内水质过肥在夏季常发生虾苗缺氧的事故。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致使采用现有的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方法养成的商品虾规格小,产量较低,效益不够理想,这也是为什么现有的稻田养虾模式推广难度较大的原因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的方法,使养殖产量和效益得到提高,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养成的商品虾规格大、产量高和养殖效益好等特点,适合在水稻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的方法,包括以下养殖步骤:
(1)开挖暂养沟:
开挖的暂养沟位于稻田进水渠道一侧的田埂旁,沟宽1.0-8.0米,沟深0.3-1.8米,沟长为10-150米,沟的坡度为1∶1.5-3.0,沟内挖出的泥在沟的四周垒成埂,埂高0.15-0.4米。
(2)围栏设置:
在暂养沟的四周设置防逃围栏,围栏高60-80厘米,其中的1/3埋入泥中,2/3位于泥土之上;
(3)沟内种植水草:
沟内种植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使水草的覆盖率大于60%;
(4)设置“人”字形三角隐蔽物:
用网目为0.2-1.8厘米,宽0.5-2.0米的网状材料与金属支架制作“人”字形三角隐蔽物,隐蔽物高0.2-2.0米,底宽0.2-4.0米;
(5)亲虾或虾苗的暂养与管理:
在水稻种植前将虾苗或亲虾放养于稻田中,种植水稻期间将虾苗集中至暂养沟内饲养,或在水稻种植阶段,暂养沟内放养亲虾进行自繁;暂养池内的水位控制在0.4-1.5米;每天投喂饲料1-3次,饲料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1%-8%、虾苗体重的10%-60%。
(6)水稻栽种、管理与收割:
水稻品种可以是早稻、中稻或晚稻,插秧时间为4-7月份,早稻收割时间为7月份,中稻收割时间为9-10月份,晚稻收割时间为11月份;水稻种植前每亩稻田施入有机肥200-1000千克。
(7)大田里水草种植:
水稻收割后在大田里栽种水草,品种与暂养沟内的水草相同,覆盖率不低于60%。
(8)暂养温棚搭建:
11月份在暂养沟上方搭建保温棚,温棚的宽度和长度与暂养沟相一致,高度比暂养沟土埂高出0.2-1.5米。
所述保温棚是采用竹架或钢架作支撑,支架上覆盖塑料薄膜,薄膜的四边埋入泥土中,深度为25-35厘米。
所述保温棚是利用阳光的增温作用和塑料薄膜的保温作用使温棚内的水温在冬季保持在8℃-28℃。
(9)幼虾越冬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6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