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5655.1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范仲勇;赵辰阳;石文鹏;马燕;李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664 | 分类号: | C08G63/664;C08G63/80;C08G63/91;C08L6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基立构 复合 交联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其特征在于为多支化聚醚-D(L)-聚乳酸-L(D)-聚乳酸共聚物,由3个以上以式1或式2表示的分子链构成,式1或式2所述分子链的数量等于多支化聚醚中支化链的数量:
式1 式2
其中,“”表示所述多支化聚醚的各支化链,每个支化链末端的醚键与聚乳酸末端的羰基以C-O键相结合,m为D-乳酸的结构单元数,取为100~700,n为L-乳酸的结构单元数,取为100~700;所述的多支化聚醚-D(L)-聚乳酸-L(D)-聚乳酸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100000,D-聚乳酸成分和L-聚乳酸成分的质量比为1:5~4:1;多支化聚醚成分和聚乳酸成分的质量比为1:3~1: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支化聚醚-D(L)-聚乳酸-L(D)-聚乳酸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70000;D-聚乳酸成分和L-聚乳酸成分的质量比为1:2~2:1;多支化聚醚成分和聚乳酸成分的质量比为1:5~1: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由式5所示的共聚物构成;
式5
其中,所述的多支化聚醚为三支化环氧丙烷聚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支化聚醚是由羟基数在3以上的多羟基起始剂或者氨基数在3以上的多氨基起始剂,与环氧化合物经开环聚合反应得到的聚醚,其中所述的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多支化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7500。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的结晶熔点为185℃~220℃;断裂伸长率为50%~300%;形变回复率为95%~100%;形变固定率为95%~100%。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预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所述多支化聚醚引发丙交酯a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数均分子量为5500~40000的预聚体;所述丙交酯a为D-丙交酯或L-丙交酯;
(2)端基活化:在无水条件和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溶剂中,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体与端基活化剂于40℃~60℃反应2~8小时,去除未反应的端基活化剂,干燥后得白色固体;其中,所述的端基活化剂为金属羧酸盐或金属醇盐;所述端基活化剂的加入量为所述预聚体质量的2%~20%;
(3)固相缩聚:将步骤(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引发丙交酯b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数均分子量为15000~100000的聚乳酸基立构复合交联共聚物;所述丙交酯b为D-丙交酯或L-丙交酯,并且当步骤(1)中的丙交酯a为D-丙交酯时,步骤(3)中的丙交酯b为L-丙交酯,当步骤(1)中的丙交酯a为L-丙交酯时,步骤(3)中的丙交酯b为D-丙交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多支化聚醚与所述丙交酯a的用量比为1:1~ 1:5;
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路易斯酸、碱金属化合物、金属羧酸盐、金属醇盐和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的路易斯酸为氯化亚锡、氯化锡、溴化亚锡、氯化锌和四氯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金属化合物为碳酸钠、丁基锂、乙醇钠、乙醇钾、乙醇铁和正丁醇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金属羧酸盐为乳酸亚铁、辛酸亚锡、乳酸亚锡和乳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金属醇盐为异丙醇铝;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锡、氧化锡、氧化铝和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所述丙交酯a质量的0.2%~2wt%;
步骤(1)和(3)中,所述丙交酯a和b的光学纯度在95~100%ee的范围内;
步骤(1)结束后,所述预聚体用溶解-沉淀法进行纯化后进行步骤(2);在溶解沉淀法中,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采用甲醇作为沉淀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6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