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3667.0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范红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文真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K9/06;A61P19/04;A61P1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扭伤 外用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扭伤是因关节活动过度,超过正常范围,是周围的筋膜、肌肉、肌腱等受强力牵拉,发生损伤或撕裂所引起。常见的扭伤为足踝部及腰部扭伤,伤后出现关节肿胀、剧痛、活动受限、关节皮下淤血形成血肿,腰部扭伤不能扭转及侧弯,足踝扭伤则不能行走。目前,国内外治疗扭伤的药物较多,有西药也有中药,但是普遍存在药物价格高、治疗费用大、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研成粉末后添加桐油搅拌为膏剂制成:
红香树叶1~3份、杜松叶2~4份、鸡娃草2~4份、板蓝根3~5份、抱树莲1~3份、虎杖2~4份、南瓜藤 10~16份、花椒 2~6份、土牛膝 9~11份、伸筋草 9~11份、艾叶 3~5份、土三七 3~7份、月季花叶 5~9份。
本发明为膏剂,将各原料清洗干净后,晾干,研成粉末,再添加桐油搅拌混合为膏体,外敷使用,每日一次。
本发明应用此药治疗各类关节急性、习惯性扭伤,能快速有效地解除扭伤者的痛苦,并可用于运动员因训练比赛急性扭伤的快速有效治愈。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对200例扭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7~72岁,症状为关节肿胀、剧痛、活动受限、关节皮下淤血形成血肿。
(2)治疗方法
将各原料清洗干净后,晾干,研成粉末,再添加桐油搅拌混合为膏体,外敷于扭伤处。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使用5天左右,重度患者连敷15天即可痊愈。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关节肿胀、剧痛、活动受限、血肿等扭伤症状全部消失。
有效:扭伤症状明显减轻或有所改善。
无效:扭伤症状毫无消失。
(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184例(92%),有效16例(8%),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研成粉末后添加桐油搅拌为膏剂制成:红香树叶2克、杜松叶3克、鸡娃草3克、板蓝根4克、抱树莲2克、虎杖3克、南瓜藤 13克、花椒4克、土牛膝10克、伸筋草 10克、艾叶 4克、土三七 5克、月季花叶7克。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后,晾干,研成粉末,再添加桐油搅拌混合为膏体。
用法用量:外敷于扭伤处,每日一次。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研成粉末后添加桐油搅拌为膏剂制成:红香树叶1克、杜松叶2克、鸡娃草2克、板蓝根3克、抱树莲1克、虎杖2克、南瓜藤 10克、花椒 2克、土牛膝 9克、伸筋草 9克、艾叶 3克、土三七 3克、月季花叶 5克。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的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研成粉末后添加桐油搅拌为膏剂制成:红香树叶3克、杜松叶4克、鸡娃草4克、板蓝根5克、抱树莲3克、虎杖4克、南瓜藤16克、花椒6克、土牛膝11克、伸筋草11克、艾叶5克、土三七7克、月季花叶9克。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文真,未经曹文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