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池电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2776.0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红;赵莉焱;武艳波;石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6/42 | 分类号: | H01M6/42;H01M2/10;H01M2/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池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电池电堆。
背景技术
目前热电池电堆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紧固条构成的紧固架和码放在紧固架中的多个单体电池,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通过绝缘组件与单体电池隔离。该热电池电堆的耐力学环境能力较小,适用于电堆高度较小的热电池。
随着热电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热电池的高度也相应加大,随之加大了电堆的高度。上述热电池电堆结构的耐力学环境能力难以保证高电堆在受力时保持原有的状态,由于紧固条中间部位的刚度比较弱,电堆在承受苛刻力学条件下会发生变形,电堆中部单体电池容易凸出,最终会出现电池掉电压或短路,导致放电失败或电池炸裂,影响了整体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耐力学环境能力强、有效限制单体电池的径向位移,保证整体电池性能不受影响的一种热电池电堆。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电池电堆,包括固装于紧固条两端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码放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两个以上单体电池,上固定板和单体电池之间置有绝缘组件、下固定板和单体电池之间置有绝缘组件,其特点是:相邻的单体电池之间置有固装于紧固条上的中隔板,单体电池与中隔板之间置有绝缘组件。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中隔板位于全部单体电池总高度的中间部位。
所述紧固条至少为三根,紧固条与下固定板由铆钉铆接为一体,紧固条与上固定板和中隔板由螺钉紧固成一体。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在电堆内部加入了与紧固条固装成一体的中隔板,将一个高度较大的电堆分为两个高度较小的电堆,增强了电堆的抗力学能力,限制了单体电池的径向位移,保证了整体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2、本发明可根据热电池高度和直径的大小,还可以将一个高度较大的电堆分为若干个高度较小的电堆,有效提高整体电池的抗力学能力,操作方便,能满足不同直径热电池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热电池电堆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下固定板;2—上固定板;3—中隔板;4—紧固条;5—绝缘组件;6—螺钉;7—铆钉;8—单体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附图1-图2:一种热电池电堆,包括固装于紧固条两端的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1,码放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两个以上单体电池8,上固定板和单体电池之间置有绝缘组件5、下固定板和单体电池之间置有绝缘组件。
本发明的创新点为:相邻的单体电池之间置有固装于紧固条4上的中隔板3,单体电池与中隔板之间置有绝缘组件;所述中隔板位于全部单体电池总高度的中间部位;所述紧固条至少为三根,紧固条与下固定板由铆钉7铆接为一体,紧固条与上固定板和中隔板由螺钉6紧固成一体。
本发明的制作过程:
1)根据整体电池高度要求,制作出碳素结构钢的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中隔板、紧固条以及人造云母的绝缘组件;
2)将三根紧固条通过铆钉铆接在下固定板端面;
3)根据整体电池情况,将全部单体电池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单体电池的上、下端各带一片绝缘组件,放置在下固定板上;
4)在3)中的单体电池上放入中隔板,用螺钉将中隔板固定在紧固条上;
5)另一部分单体电池的上、下端各放置一片绝缘组件后,放置在中隔板上;
6)在5)中的单体电池上放入上固定板,用螺钉将上固定板固定在紧固条上,完成电堆的制作。
以上所述下固定板和中隔板用于放置单体电池;紧固条用于连接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中隔板;绝缘组件用于单体电池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中隔板绝缘;中隔板使电堆上、下隔开,将较高的电堆分为两个较低的电堆,从而使单体电池在同等的力学条件下产生的力矩变小,增强电堆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筛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