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时长用户的基于流的计费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0696.1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刁艳蓉;董斌;朱红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4 | 分类号: | H04L12/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用户 基于 计费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计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时长用户的基于流的计费(Flow Based Charging,简称FBC)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FBC定义了一种基于流的计费架构,主要是通过流平面功能网元(Traffic Plane Function,简称TPF)实现业务的识别,并通过费率组标识(Rating Group,简称RG)将基于业务的使用量如时长、流量等,上报给计费系统,从而实现基于流的计费。
在这种架构中,对于时长计费的用户来说,在业务并发情况下存在着计算时长会比实际用户上网时长多的问题,如图2所示。如果某用户在10:00到11:00使用了数据业务,期间使用了两种业务,业务1的在线时间为10:00到10:45,业务2的在线时间为10:15到11:00,那么按照FBC目前的处理原则,TPF会将业务1的使用时长和业务2的使用时长分别上报,那么计费系统对该用户计费时,是按照45分钟+45分钟=1.5小时进行计算,比实际在线时长1小时多了半个小时。由于计算时长并不能真正而有效地反映出时长计费用户的实际使用时长,进而计费系统根据计算时长进行计费,必然会造成对用户费用的多计,给用户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针对时长用户的基于流的计费方法及系统,能够在基于流的计费架构下为时长用户提供真实有效的上网时长的计费,避免因计算时长与实际使用时长不符带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时长用户的基于流的计费方法,包括:
流平面功能网元向在线计费系统(Onl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OCS)发送针对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在线计费请求消息;
所述在线计费系统对所述在线时长计费用户进行用户鉴权,并根据所述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用户信息判断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
所述在线计费系统通过在线计费响应消息(Credit Control Answer,简称CCA)将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通知给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
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根据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选择相应的费率组标识(Rating Group,简称RG)进行配额申请;
所述在线计费系统根据所述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配额计算,并下发可用配额;
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在所述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业务结束后,依据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向所述在线计费系统上报业务使用量,以便所述在线计费系统生成话单。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根据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选择相应的费率组标识进行配额申请时,如果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为承载层计费,则选择约定标识作为费率组标识,并以选择的约定标识进行配额申请;如果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为区分业务计费,则选择业务费率组标识作为费率组标识,并以选择的业务费率组标识进行配额申请。
进一步的,在所述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业务结束后,如果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为承载层计费,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按照承载层计费方式向所述在线计费系统上报业务使用的总时长;如果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为区分业务计费,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按照区分业务计费方式向所述在线计费系统上报使用的业务中每个区分业务各自对应的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在线计费系统通过在线计费响应消息将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通知给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的操作具体为:
所述在线计费系统在所述在线计费响应消息中扩展计费类型AVP字段,并在该扩展计费类型AVP字段中携带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所对应的值;
所述在线计费系统将所述在线计费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以通知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该在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
进一步的,还包括离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流平面功能网元在所述离线时长计费用户的业务结束后,向离线计费系统(Offl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OFCS)上报各项区分业务的业务使用量和承载层使用量;
所述离线计费系统根据所述离线时长计费用户的用户信息判断该离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并依据该离线时长计费用户的计费类型选择相应的业务使用量生成话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0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