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路系统布置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9010.7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珍;杨志川;郭巧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戈特(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高雪琴 |
地址: | 100033 北京市朝阳区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系统 布置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管路系统布置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路设计以及装配时,通常需要绘制管路系统路线的二维(2D)布置图,其基本过程是根据管路系统的立体结构(或立体结构图)在图上或一个文件内用二维线条表达出设备或厂房管路的投影图,投影图通常可以包括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等。
在绘制管路系统的二维布置图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类方法:
方法一,采用单线表达管线的走向,这种方法虽然能够简化布置图的设计过程,但是,通过该方法设计得到的布置图并不能够明确表达管路系统中各个管路元件的参数,通过阅读此方法绘制的布置图,设计人员难以直观地了解管路系统中应当采用的管路元件的参数;
方法二,通过二维绘图的方式来表示空间管路的实际投影,包括法兰及其他附件的配置,虽然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方法一存在的缺陷,但是由于管路元件空间布置,投影绘图复杂,因此绘制过程的工作量较大;
方法三,主要通过以下处理来进行绘图:
1、操作人员利用三维直线、拉伸功能等方式在模型空间画出管路系统的结构;
2、在方位概念清晰的前提下,操作人员在图纸空间投影出管路的各向(XY,XZ,YZ)二维图,该操作需要针对不同的投影面分别执行,因此,需要进行多次操作;
3、将图纸空间的管路二维图复制到模型空间内进行二维管路的各向视图的图纸绘制,由于投影面的数量为多个,因此本操作同样需要针对每个投影面分别进行,并且需要对每个管路元件进行标识;
4、在模型空间内绘制各个管路分段的详图,该过程需要操作人员手工绘制,并且需要结合人工计算;
5、在图纸空间中将管路各向投影图及管件详图进行图面布局,设计出管路图;
6、绘制管路柱间剖切图(按柱线剖切)
7、将各柱间剖切图放置在厂房管路总布置的相应视图中。
可以看出,目前的管路布置图的绘制过程需要借助于大量人工手动操作,因此工作量很大、工作复杂且耗时较多,而且对操作人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管路设计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管路设计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管路系统布置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能够减少管路设计的工作量,提高管路设计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布置图的生成方法。
该方法包括:在模拟的立体空间中确定需要安装的管路系统的管线弯折点的空间位置;根据需要安装的管路系统的管线走向对确定的弯折点进行连线,并在相邻的弯折点之间的连线上绘制管路元件的模型,得到管路系统的立体模型;将管路系统的立体模型投影到指定平面上,得到管路系统的至少一个方向的布置图。
其中,在相邻的弯折点之间的连线上绘制管路元件的模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据需要安装的管路系统的管线每个弯折处的弯折角度确定需要安装的弯头元件的弯折角度;根据需要安装的管路系统的每两个相邻的弯折点间的直线长度与该直线端部弯头元件的切线长度之差,确定需要安装的直管型元件的长度。
并且,在相邻的弯折点之间的连线上绘制管路元件的模型进一步包括:对于需要安装的管路系统的一段直线管线,如果任意数量的预先给定的直管型元件的长度或长度和均无法与该直线管线的长度匹配,则对安装至该直线管线的任意至少一个管路元件的参数进行调整。
此外,对安装至该直线管线的任意至少一个管路元件的参数进行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一个管路元件与其他管路元件进行合并;调整任意至少一个直管型元件的长度;调整任意至少一个弯头元件的直线部分在该直线管线的延伸长度;调整法兰的位置、或增加法兰、或删除法兰。
此外,将管路系统的立体模型从至少一个方向投影到指定平面上,得到管路系统的布置图包括:在每从一个方向对管路系统的模型进行投影之后,对管路系统的立体模型进行旋转,并且移动管路系统的模型;将经旋转和移动的模型投影在指定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布置图的生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戈特(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戈特(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9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D存储卡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其图形化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