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8035.5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在共同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多个光学系统的镜筒(lens barrel)。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具有可在共同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多个光学系统的镜筒。例如,存在具有变焦镜筒的摄像设备(诸如卤化银照相机、数字式照相机以及数字式摄像机等),该变焦镜筒能够在收纳位置和摄影位置之间沿光轴方向移动,以改变摄影倍率。
这种传统的变焦镜筒通常设置有光遮断器(PI传感器),该光遮断器被固定到镜筒的固定架并且作为用于检测透镜保持架是否移动到重设(reset)位置的重设传感器。透镜保持架安装有用于遮断(intercept)朝PI传感器取向的光的遮光板。判断出PI传感器的光接收器件是处于遮光状态还是处于非遮光状态,由此检测出作为透镜保持架的重设位置的、遮光状态与非遮光状态之间的切换位置。
日本特许第285655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检测镜筒的第一组透镜单元和第二组透镜单元的相对位置。在该摄像设备中,光检测器(相当于光遮断器)被固定到第二组透镜单元,狭缝板(相当于遮光板)被安装到可动的并且保持第一组透镜的透镜保持架。
然而,由于传统的摄像设备需要将安装光遮断器用的位置设置于固定架,由此光遮断器的安装自由度变低并且镜筒的尺寸变大。如果试图自由地设定遮光状态与非遮光状态之间的切换位置,则遮光板变长。这造成了包括光遮断器的检测机构变大的问题。特别地,日本特许第285655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摄像设备需要用于安装大狭缝板的空间,这造成了镜筒的尺寸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检测单元的安装自由度并且能够使镜筒的尺寸紧凑的镜筒。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镜筒,其包括:第一光学系统和第二光学系统,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二光学系统能沿共同的光轴方向移动并且彼此邻近地布置;以及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具有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二光学系统中的一方的检测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二光学系统中的另一方的被检测部,所述检测单元被构造成检测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二光学系统之间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是否变为预定距离,其中,在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第一移动区间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与所述第二光学系统一体地移动;在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第二移动区间中,仅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移动,所述第二移动区间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移动区间相邻。
利用本发明,能够增大检测单元的安装自由度并且能够使镜筒的尺寸紧凑。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镜筒处于WIDE位置的状态下的该镜筒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从被摄体侧观察到的处于WIDE位置的镜筒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用于镜筒的第三透镜组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镜筒的光圈快门的立体图;
图5是光圈快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镜筒处于TELE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从被摄体侧观察到的处于TELE位置的镜筒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镜筒处于SINK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从被摄体侧观察到的处于SINK位置的镜筒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用于镜筒的凸轮筒和棱镜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棱镜保持构件和棱镜驱动单元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镜筒的固定筒的内周面的展开图;
图13A至图13C是示出棱镜承载件(prism carrier)和棱镜延迟齿轮(prism delay gear)之间的相位关系以及示出镜筒中的扭力弹簧的加载量(amount of charge)的图。
图14是示出用于凸轮筒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当从被摄体的相反侧观察时镜筒处于SINK位置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16是示出镜筒处于SINK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7是从被摄体的相反侧观察到的处于WIDE位置的镜筒的后视图;
图18是从被摄体的相反侧观察到的处于TELE位置的镜筒的后视图;
图19是示出在镜筒处于WIDE位置附近的状态中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20A至图20C是示意性地示出光遮断器与遮光板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聚集设备及其应用
- 下一篇:液压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