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湿平整生产中的水雾平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7632.6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红;臧中海;邹振华;杜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平整 生产 中的 水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平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水雾平整进行平整生产的系统,应用于各类冷轧平整机组。
背景技术
传统平整生产包括干平整、湿平整两种工艺方法。干平整工艺在平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成品带钢表面污染。湿平整采用在入口侧布置一个湿平整喷射梁,喷射梁上布置8~12个喷嘴,每个喷嘴喷射约108~168L/h流量的平整液,喷射大量的平整液到工作辊和带钢上,冲洗平整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但是大量平整液喷射到带钢表面后,会带来平整后带钢表面平整液残留等问题。通过平整机出口的压缩空气吹扫喷射梁喷射大流量压缩空气,以清除带钢表面残留的平整液;需在平整上布置多级吹扫梁,但还是会出现带钢表面吹不干净的问题,给带钢表面造成平整斑等问题。
如图1所示,传统湿平整工艺在平整生产中,在平整机(四辊平整机)本体1内,压下缸2压靠支撑辊3,支撑辊3压紧工作辊4,工作辊4传动带动支撑辊3一起转动对带钢6进行平整轧制。在平整轧制过程中,通过湿平整喷射梁5向平整机入口的工作辊4和带钢6之间喷射平整液,再通过平整机出口的压缩空气吹扫喷射梁7喷射大流量压缩空气,以清除带钢表面残留的平整液。
湿平整工艺虽然可以解决大部分平整粉尘问题,但在平整过程中,平整液会通过带钢两侧窜流到成品带钢表面,造成产品表面质量缺陷。而且,大流量压缩空气吹扫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电能。
在平整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雾气和粉尘颗粒。这些粉尘颗粒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会落到带钢表面和轧辊表面,影响轧辊表面粗糙度以及带钢表面质量。图2所示,传统上采用在封闭罩上方入口和出口边各布置一个抽吸风口抽吸在机架里面的粉尘,其中干平整还在防缠导板下方布置抽吸风口抽吸工作辊表面粉尘。传统平整抽吸除尘工艺在虽然能抽吸排出部分粉尘和雾气,但是由于在封闭罩上方布置的抽吸风口过高,不能达到很好效果,生产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雾气和粉尘抽不干净,给带钢表面带来缺陷,影响产品质量。并且由于布置在封闭罩上的风口过高,对抽吸风机的功率要求较高,消耗了大量电能。
因此,传统冷轧平整工艺在产品表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存在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湿平整生产中的水雾平整系统,该系统可提高带钢表面质量,降低生产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冷轧湿平整生产中的水雾平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水雾平整喷射装置和水雾平整抽吸除尘系统组成;
步骤1)所述水雾平整喷射装置包括水雾平整喷射梁、伸缩机构、平整雾喷射装置;平整雾喷射装置固定在水雾平整喷射梁上,水雾平整喷射梁由伸缩机构与连接横梁相连,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湿平整机的机架上;
所述的平整雾喷射装置包括喷嘴、空气总管、平整液总管;空气总管和平整液总管沿工作辊的轴线布置,空气总管和平整液总管均固定在水雾平整喷射梁上,空气总管的一端封闭,空气总管的另一端与空气输送软管相连通,平整液总管的一端封闭,平整液总管的另一端与平整液输送软管相连通;所述的喷嘴的个数为7~11个,所有喷嘴的喷口朝向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的辊缝;喷嘴的空气输入端由空气分管与空气总管相连通,喷嘴的平整液输入端由平整液分管与平整液总管相连通,喷嘴上设有混合阀;
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底板、滑杆、滑槽板,底板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横梁上,底板上设有滑槽板,滑杆的一端穿过滑槽板上的滑槽后与水雾平整喷射梁铰接;第一液压缸的缸体由液压缸座与底板相连,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水雾平整喷射梁铰接。
所述的水雾平整抽吸除尘系统,它包括防缠导板、入口侧抽风管,防缠导板位于湿平整机的出口侧,2个活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防缠导板铰接,活动液压缸的缸体由液压缸座与机架相连;防缠导板内为空心通道,防缠导板的下端口为第一抽风口,第一抽风口位于带钢通过线的上方,第一抽风口距带钢通过线50-200mm,防缠导板的上端口与出口侧抽风管的一端相连通,出口侧抽风管的另一端与总抽风管相连通,总抽风管与抽风风机相连;湿平整机的入口侧设有入口侧抽风管,入口侧抽风管由固定横梁与机架固定连接,入口侧抽风管的下端口为第二抽风口,第二抽风口位于工作辊面和带钢表面处,第二抽风口离工作辊面100~200mm,第二抽风口离带钢表面50~200mm,入口侧抽风管的上端口与总抽风管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装置操控器
- 下一篇:一种在泡沫镍上快速生长石墨烯花簇阵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