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砂/页岩流化干馏方法及其所采用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7604.4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曹祖斌;韩冬云;曹群;李丹东;王松江;赵海钢;许耀辉;朱元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祖斌;韩冬云;曹群 |
主分类号: | C10B53/06 | 分类号: | C10B53/06;C10B49/10;C10B5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砂 页岩 流化 干馏 方法 及其 采用 系统 | ||
1.一种油砂/页岩流化干馏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施:
(1)将瓦斯气与富氧空气混合气体输入燃烧器(15)内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热气体进入反应器(3)中的输送段;通过螺旋推进器(2)将粒度小于20mm的油砂/页岩送入反应器(3)内,使油砂/页岩在所述反应器(3)内进行流化干馏,干馏温度控制在500~550℃;继续上升的油砂/页岩及干馏气在反应器(3)上部进行气固沉降分离,瓦斯气体从反应器(3)顶部导出,由反应器(3)顶部的外置旋风分离器再进行气固分离;油砂/页岩固态物料则通过回流管道回流到反应器(3)中的输送段;
(2)步骤(1)所述外置旋风分离器输出的干馏气经洗尘塔(7)洗涤,分离出燃料油及粉尘产物,将所述燃料油及粉尘分离产物导入集泥罐(20)进行油泥分离;洗尘塔(7)导出的干馏气经换热器(10)换热后送至储油罐(8)内,以实现轻质油与瓦斯气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储油罐(8)瓦斯气出口分两路,一路进入燃烧器(15)与富氧空气燃烧;另一路经加热炉(9)加热后进入反应器(3)中流化床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方法,其特征在于:洗尘塔(7)洗涤时,洗涤剂经换热器(11)换热后,再闭环返回至吸尘塔(7)顶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方法所采用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推进器(2)、反应器(3)、置于反应器(3)内的一级旋风分离器(4)与二级旋风分离器(5)、外置旋风分离器(6)、燃烧器(15)、洗尘塔(7)、换热器(10)及储油罐(8);所述螺旋推进器(2)的出料口与反应器(3)的入料口相通;在所述反应器(3)内,于一级旋风分离器(4)及二级旋风分离器(5)料腿出口的下部设有捕尘器(21);所述外置旋风分离器(6)的顶部出气口与洗尘塔(7)的入气口相通;所述洗尘塔(7)的出气口经换热器(10)与储油罐(8)的入料口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加热炉(9);所述储油罐(8)的上部出气口一路与加热炉(9)的入气口相通,其另一路与燃烧器(15)的进气口相通;所述加热炉(9)出气口与反应器(3)流化床段循环瓦斯气反馈入口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油砂粉碎机(19);所述油砂粉碎机(19)的出料口与螺旋推进器(2)的入料口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置旋风分离器(6)的油砂/页岩固态物料出口与反应器(3)的输送段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5~7之任一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尘塔(7)的底部洗涤剂出口经换热器(11)与洗尘塔(7)的上部洗涤剂入口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5)包括燃烧室(22);在所述燃烧室(22)内,于烟气出口(26)附近设有火焰挡板(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砂/页岩流化干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器(3)内输送段固定设有气体分布器(14);所述气体分布器(14)包括主管(28)、支管(29)及分支管(30);所述支管(29)与分支管(30)的中轴线处于同一个平面且相关垂直;所述主管(28)、支管(29)及分支管(30)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祖斌;韩冬云;曹群,未经曹祖斌;韩冬云;曹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6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