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急救床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7102.1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安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治国 |
主分类号: | A61G7/012 | 分类号: | A61G7/012;A61G7/015;A61G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急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救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急救床大多都是结构简单、设备简陋、移动不够灵活,主要由床身、床体支架、以及一些急救工具组成。床身是由一块硬板构成,不能够移动、升起、折叠,而且床板非常硬,不舒适,设计不够人性化;床体支架为固定式,四个支脚不能够升起、压缩,进而导致床位的高度无法调节,有特殊情况时会对伤员急救带来困难;急救设备简陋,工具和药品不完备,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急救时间,这样极有可能错过救助伤员的最佳急救时间。以上急救床的种种问题都会导致急救的效率,如果一个急救床没有高的急救效率那是不成功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急救床,它具有很高的机动性,灵活性,有利于保证很高的急救效率以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少的救助人员对伤员进行高效率的救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多功能急救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设置有床板边架,床板边架的与床板滑轨插接且滑动配合,床板边架的前端设有床板轮;所述床板包括前板、后板且两者连接处为铰接,所述后板下方设置有后板升降机构;床板滑轨的下方设有床体支架,床体支架包括设置在床板滑轨下方左右两侧的两剪刀型升降架;每个升降架包括交叉连接成X形的两支杆,至少一支杆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另一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两个剪刀型升降架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可放置急救箱的搁板;所述床板滑轨上设置有升降吊瓶支架;所述床板滑轨的两侧设有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功能齐全,灵活多变,结构稳固,操作简单,效率高。在急救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伤员的痛苦,提高了急救效率;在挽救伤员的时间上,缩短了急救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1床板,102后板,2活塞杆,3床板滑轨,5升降吊瓶支架,6把手,7床板边架,8床板轮,9支杆,10支杆,11搁板,1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急救床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的两侧设置有床板边架7,床板边架7的与床板滑轨3插接且滑动配合,床板边架7的前端设有床板轮8;所述床板1包括前板、后板102且两者连接处为铰接,所述后板102下方设置有后板升降机构;该后板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驱动,液压缸或气缸的活塞杆2连接后板102。后板升降机构还可以采用丝杠式升降机构实现,只是结构繁琐且操作麻烦,不利于高效抢救。
床板滑轨3的下方设有床体支架,床体支架包括设置在床板滑轨下方左右两侧的两剪刀型升降架;每个升降架包括交叉连接成X形的两支杆9、10,至少一支杆9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另一支杆10;所述支杆9、10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2;所述两个剪刀型升降架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可放置急救箱的搁板11;所述床板滑轨3上设置有升降吊瓶支架5。所述床板滑轨3的两侧设有把手6。
通过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2将床板的后板102顶起,后板102升起的高度可以调节,来满足伤员的需求。床板与床体本身能够分离,床板边架7与床板滑轨3之间滑动分离,使床板1抽拉下来,随时随地的将伤员送到检测仪中。
所述升降吊瓶支架5在不同环境的情况下可以高度,在没有用到的时候可以压缩起来,减少占用空间。
受救助的人员可以手扶把手6,在受救助人员不能移动的时候,救助人员可以利用绷带,通过把手6将伤员固定在急救床上。
床板与床体分离的时候,由于设置了床板轮8,救助人员可以推着床板1移动,如将伤员送到检测仪中。
支杆9、10构成的剪刀型升降架来调节床的高度。在运输的时候,可以通过压缩剪刀型升降架,将床压缩起来,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携带。
搁板用于放置急救箱,和一些其他的急救工具、急救药品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治国,未经安治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