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软性角膜接触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6719.1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迪生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软性 角膜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近视发展的新型软性角膜接触镜。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近视发生原理的研究表明,人眼视网膜黄斑周边部的离焦状态导致眼轴的增长。因此,如果能让这个部位的成像不是离焦状态,将能控制眼轴的增长,从而控制近视的发展。
目前的各种矫正器具,只能成像于黄斑部位,而视网膜黄斑周边部处于离焦状态,诱发了青少年儿童的近视发展。本发明能让物体成像在黄斑周边部的视网膜上,从而影响了眼轴的发展,干预了近视的发展。目前市面上的软性角膜接触镜,只是用于美容或者单纯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由于其光学区是球面的或者非球面的,其成像在视网膜上,除了黄斑区是成像在视网膜上外,黄斑周边部的成像是出于离焦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软性角膜接触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软性角膜接触镜,包括整镜片,所述整镜片的外表面设有环形的凸起或/和环形的凹区。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的凸起或/和环形的凹区的内缘距光学区域中心的距离为0.5-3.0mm,外缘距光学区域中心的距离为2.0-7.5mm,所述整镜片的直径从11mm到15mm。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或凹区的曲面为球面。
本发明的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外表面的光学区域外,做成比光学区域的曲率更小或者更大的状态,从而让从这部分进入眼睛内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而不是聚焦在视网膜前或者后,从而解决黄斑周边部视网膜成像的离焦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1-整镜片,2-凸起,3-凹区,4-光学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软性角膜接触镜,包括整镜片1,所述整镜片1设有环形的凸起2,内缘距光学区域中心的距离为0.5-3.0mm,外缘距光学区域中心的距离为2.0-7.5mm,所述凸起2的曲面为球面。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软性角膜接触镜,包括整镜片1,所述整镜片1设有环形的凹区3。所述凹区3内缘距光学区域中心的距离为0.5-3.0mm,外缘距光学区域中心的距离为2.0-7.5mm,所述凹区3的曲面为球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迪生,未经陈迪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6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充卡固定装置
- 下一篇:利用磁性微粒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