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扩频接收机精确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6589.1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匡巍;邹光南;李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73 | 分类号: | H04B1/7073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8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接收机 精确 同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扩频接收机精确同步方法,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扩频通信和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扩频码(PN码或伪码)的定时同步。
背景技术
扩频通信和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首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就是扩频码(PN码或伪码)的定时同步。扩频码(PN码或伪码)定时同步一般在捕获PN码初始相位完成后采用延迟锁定环(Delay-locked loop)来完成。
在扩频通信系统中,为了能在有限的带宽里提供多种数据接入速率(视不同的信噪比条件和可靠性要求),系统常常采用多种扩频因子,且常采用扰码式扩频。所谓扰码式扩频方式:生成一个很长的扩频序列M1;当扩频因子SF=N时,先将数据流中每个数据重复SF=N次,然后用M1进行扰码,这样扰码的同时完成了扩频;当扩频因子SF=1时,即通常所说的扰码。为了降低系统干扰,节省功率,接收机通常工作在与所采用的扩频因子相对应的极限解调门限附近,即信噪比极低。
传统的延迟锁定环不支持多扩频因子(特别是扩频因子很小的情况)。当扩频因子SF很小时(如SF=1或2),采用传统的延迟锁定环不能得到定时误差S曲线或不能得到较好的S曲线,也就不能有效地闭环跟踪PN码。而且当信噪比很低时,传统延迟锁定环的噪声性能很差,容易失锁--特别是在扩频因子较小时。
诺基亚的申请号为20048000413.4的专利“无线电接收机延迟锁定环电路和相关方法”,电子与信息学报的论文“一种改进型PN码定时跟踪环,电子与信息学报,Vol.28,No.4,Apr.2006”,以及TI的专利号为US6373862的美国专利“Channel-aided,decision-directed delay-locked loop”,都利用了准时支路的输出,与超前、滞后支路的输出复乘,消除了频偏、相位、调制,获得了一定性能改善,但在低信噪比下的性能仍然受限,并且不能支持单倍或较小扩频因子等应用。
IEEE Transaction on Communications的期刊论文“R.D.Gaudenzi,M.Luise,Decision-directed coherent delay-lock tracking loop for DS-spread-spectrum signals,IEEE Transaction on Communications,Vol.39,No.5,May 1991”,采用了相干判决反馈,虽然消除了调制而获得了比非判决指向更好的跟踪性能,但是要实现判决要求载波和相位已经被消除,并且判决反馈抵消发生在超前、滞后支路的相关累加之后,也同样不能支持单倍扩频或较小扩频因子等情况。
中兴的申请号为99124412.5中国专利“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PN码精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也利用了判决结果,并利用了信道估计的结果。但是要实现判决必须在完全消除载波和相位之后,并且判决抵消发生在超前、滞后支路的相关累加之后,也不能支持单倍扩频或较小扩频因子等情况。
也有一种可能的方法:采用Gardner的文献(F.M.Gardner,Interpolation in digital modems-Part I:Fundamentals,IEEE Trans.On Comunications,Vol.41,No.3,Mar.1993)中所提到的鉴相方法实现对单倍扩频的同步跟踪,超过单倍的扩频则采用传统延迟锁定环。这种方法不仅带来环路、鉴相方式等的切换,而且在低信噪比下性能相当差一特别是当扩频比较小时(比如扩频因子为2)。
综上所述,现有的方法没有统一的实现结构能实现对多扩频因子的同步跟踪,不支持单倍扩频和较小扩频的因子,且在低信噪比下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扩频接收机精确同步方法,采用统一的结构实现各种扩频因子的同步,并且在极低信噪比下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无线扩频接收机精确同步的方法,构建超前、滞后、准时三个支路;利用准时支路的角度信息补偿超前、滞后支路;然后,对超前支路和滞后支路的补偿结果分别求和;超前支路、滞后支路的求和结果相减,相减结果作为环路误差;环路误差滤波后反馈到前端相乘闭环控制结构,完成精确同步。
所述形成闭环控制结构的实现方式为插值、采样点选择、调整PN码发生器相位。
所述构成超前、滞后、准时三个支路的的实现方式有插值后不同延迟、选择不同相位的采样点、利用不同的PN码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6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后轮驱动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 下一篇:具有互联网控制系统的伸拉电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