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克力异形曲面的切削抛光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6474.2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点派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克力 异形 曲面 切削 抛光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亚克力异形曲面的切削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将切削抛光机的刀具按使用顺序全部插入刀库,采用换刀装置按加工程序自动交换刀具;
(2)开动抛光机前,采用检测装置第一把刀具与加工表面的距离尺寸;
(3)将亚克力板材放在抛光机的工作台面的固定装置上,启动真空泵将亚克力板材固定在固定装置上;
(4)由绘图软件绘制的二维或三维图样;
(5)用编程软件编制加工程序和刀具走刀路径,并进刀;
(6)切削抛光机自动退出检测装置,启动主轴旋转,用刀具,通过换刀装置换刀具切削完成亚克力板材整个加工程序中的粗切任务;
(7)用刀具按加工程序完成二维或三维曲面,以及组合平面的切削抛光,使被加工表面达到透、光、亮的超光滑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中,所述换刀装置为机械手或自动换刀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中,所述固定装置为真空吸盘或夹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所述检测装置为电感对刀装置或红宝石探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4)中,所述绘图软件为Auto CAD、Solidworks、UG、Pro/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5)中,所述编程软件为Mastercam、UG或Pro/E。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5)中,进刀方法采用螺旋方式切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6)中,所述检测装置为电感对刀装置或红宝石探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6)中,所述换刀装置为机械手或自动换刀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6)所述刀具为硬质合金刀具,所述的刀具为一把或数把;步骤(7)中,所述刀具为金刚石刀具;所述刀具的数量为一把或数把。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克力异形曲面的切削抛光机,包括床身(100)、工作台面(200)、换刀装置、刀库(500)和刀具(600),所述床身(100)上设置工作台面(200),所述工作台面(200)上方设置刀库(500),所述刀库(500)与换刀装置连接,所述换刀装置将刀具(600)送至主轴(300)下方,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00)及主轴丝杠(360)与主轴伺服电机(310)连接,所述主轴伺服电机(310)与电气控制箱(720)连接,所述主轴伺服电机(310)还与电源连接;
所述电气控制箱(720)与人机界面控制板(710)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箱(720)还与检测装置连接;
所述工作台面(200)上方设置固定亚克力板材(1000)的固定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削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刀装置为机械手(410);所述机械手(410)与刀库伺服电机(510)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削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200)包括纵向工作台面(210)、纵向工作台进给丝杠(230)、横向工作台面(220),横向工作台进给丝杠(240);所述床身(100)上设置纵向工作台面(210),纵向工作台进给丝杠(230)与纵向伺服电机(812)连接;所述纵向工作台面(210)上设置横向工作台面(220),横向工作台进给丝杠(240)与横向伺服电机(811)连接,所述横向伺服电机(811)、纵向伺服电机(812)与电气控制箱(720)连接,所述横向伺服电机(811)、纵向伺服电机(812)还与电源连接,所述横向工作台面(220)上设置固定亚克力板材(1000)的固定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切削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00)上设置纵向X轴导轨(411),在纵向工作台面(210)上设置横向Y轴导轨(412)。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削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00)两侧设置上下Z轴导轨(4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点派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点派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64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